又作受接。天台宗之教义,于通教或别教之修行者中,凡资质能力优越之利根者,依据佛陀点示指引,得以引发其自身过去以来所具之智慧,而现出其教说中所含的中道之理;至此即直接进入更殊胜的别教或圆教之阶段。被接又分为别接通(别入通)、圆接通(圆入通)与圆接别(圆入别)等三种。通教之修行者至见道悟空后,觉知通教所说之空非仅是但空,而是兼含不空之不但空,于超越空而现出中道之理时,其理从空、假独立,而理解但中者,即进入别教(别接通);若理解空假相即圆融之不但中者,即进入圆教(圆接通)。同时,别教修行者中之初地以上者,由于断灭无明、了悟中道之理,与圆教之悟境全然一致,故无被接之必要;地前之菩萨,若于中道之理中,从理解但中之理,进而理解不但中之理,即进入圆教(圆接别)。于被接之后,在别教之十回向、圆教之十信阶位者,以其只知中道之理,尚未断无明,故称似位被接或按位接。别教之初地、圆教之初住阶位者,以其已悟中道之理,真断无明,故称真位被接或胜进接。[摩诃止观卷六下、法华经玄义卷二下、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 p43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定之一种。即练习记忆之禅定。舍利弗问经记载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p971...(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第五佛。十二佛者,皆赞叹无量寿佛光明之德之名也。慧远疏曰:此光胜余,名焰王光。...(人名)梁杨都光宅寺法云,善法华,世称光宅,其法华疏曰光宅疏。见唐僧传五。...【阿鼻】 此云无间。观佛三昧经云:阿言无,鼻言救。成论明五无间: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依诸条件之不同,戒律可二分为如下十一种。(一)性戒与遮戒。前者戒性罪,后者戒遮罪。以之产生种种异名,称旧戒与新...(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制悭惜不与所求反加毁辱之戒也。法藏谓为故悭戒,太贤谓为悭生毁辱戒。今依天台所立之名。...(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方那罗天之傍。肉色,左捧荷叶盛华,右手附于其荷叶边,坐于筵。...【我在色中】 p0648 大毗婆沙论八卷五页云:云何等随观我在色中?答:于余四蕴,展转随执一是我已;然后于色,...子题:欲法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释名者,凡言欲者,多以希须为义。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涅槃是不共法】 p093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五页云:问:已知择灭、随所系事,有尔所量;诸有情类、证择灭时...(术语)诸佛有法报化三身。法身者,诸佛平等。其报身依因位之愿行,其化身依所化之机缘,种种不同。今示弥陀报化二...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贪,经常交代他的儿子:如果有乞丐或出家人来家里 就把他们赶...
太虚大师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认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偏见,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相对以往重鬼神...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位要好好地推广《楞严经》,尤其是最上乘这个禅宗的心法能救度...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体放在这儿,有三种众生来看同一杯液体,天人看到的是大乐甘露...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其他国家游化。当时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带着群臣出城遥望佛陀,...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从事相上来说,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阎...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
被接
【佛光大辞典】
上篇:袍休罗兰 | 下篇:偈 |
一如幻 二如炎 三如水中月 四如虚空 五如响 六如犍闼婆城 七如梦 八如影 九如镜中像 十如化 次十八空而辩...
不忘禅
焰王光佛
光宅
阿鼻
二戒
悭惜加毁戒
那罗延天后
我在色中
欲之释名
涅槃是不共法
阿弥陀报化异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五缸黄金的秘密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犯戒堕鹦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