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七卷九页云:瞋随眠云何?谓于有情,心怀愤恚,欲为损害根栽对碍憎怒凶悖猛烈暴恶,已正当瞋,令诸有情,互相违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鬘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 p1243 成唯识论九卷六页云: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四寻思者...(术语)佛事者佛济度众生之事业也,佛济度众生或以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或以衣服卧具等,于此娑婆界不依他之方...指在地狱中呵责罪人之狱卒。正法念处经卷六(大一七·二九下):“阎罗人苦切偈语责疏之言:‘汝邪见愚痴,痴罥所缚...【非所应修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所应修法云何?谓不善无记法,及择灭。...禅宗公案名。即指宋代梁山缘观禅师与其法嗣大阳警玄藉吴处士之画所引发的一段问答。五灯会元卷十四(卍续一三八·二...【具分摄】 p0823 集论三卷八页云:何等具分摄?谓所有法,蕴界处所摄,能摄全分,应知具分摄。...【菩萨五相果利】 p1129 瑜伽四十七卷四页云:菩萨哀愍、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哀愍、普于一切利有情事...【内明处】 p0365 瑜伽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内明处?当知略说由四种相。一、由事施设建立相。二、由想差别施设建立...【有圣言将圆备】 p0553 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名为有圣言将圆备?谓有能断一切疑惑、及能生起一切善根,一...位于陕西终南山悟真谷(蓝田之东约九公里处)。隋开皇(581~600)年中,净影寺慧远之门人净业于蓝田覆车山,开荆采...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行有六度。对吧!我原来也给他们讲过爱情六度,两个人谈恋爱啊...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整个修学的重点,事实上就是包括了...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凡夫,亦...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而有些人却毫无作用,根本没有善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是...
言色相和,无相违戾。这是佛教导我们,夫妇之间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的语言能够和软,面色经常带着笑容,感...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按照当时习俗,为刚满月的儿子行洗儿礼。他感叹自己的身世...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于这个无...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 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
瞋随眠
【法相辞典】
【瞋随眠】 p1321
上篇:瞋身系 | 下篇:瞋恚业道有三种 |
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受...
摄受
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
音声佛事
阎罗人
非所应修法
梁山吴处士画
具分摄
菩萨五相果利
内明处
有圣言将圆备
悟真寺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夫妻感情和美是怎么修来的

【推荐】莫耍小聪明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