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卷九页云:若为财利称誉安乐,于他有情,起损害心;非于彼所生怨憎想,谓彼长夜是我等怨。又从贪爱而生瞋恚。名贪所生瞋恚业道。复次若九恼事增上力故;从怨对想,起损害心。名瞋所生瞋恚业道,若住此法及外道法所有沙门,若婆罗门,憎恶他见;于他见所,及怀彼见沙门婆罗门所,起损害心;名痴所生瞋恚业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欲界经生圣者不生色无色界】 p0991 大毗婆沙五十三卷十八页云:若在欲界经生圣者,定不复生色无色界。所以者何?...(术语)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以二地指二空指相着,余指稍令开散,名仆拏合掌。此名初割之莲也。梵Pūṇ...执著一期生命的长短。此相一立,则不了知缘生如幻的道理,焚香祈祷,妄图长命,永为三有之所束缚,而不得解脱。...(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中结界五相。...一切烦恼根本,起于我耳,计执于我,一切生死波澜,于焉兴矣。...【方摄】 p0375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方摄者:谓诸蕴等、依方而转。若依此方所生;卽此方所摄。...受戒时,总括受之,称为通受;一一个别受之,则称别受。又作通授别授、总受别受。受三归时,初归依佛,次归依法,后...(杂语)佛常导众生转迷开悟之大恩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怜愍教化利益我等。...(杂语)由自己之宗而指称他宗也。...梵语 ?āthya。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据成唯识论...指于如来说法之会座中,说法者与对告众(听法者)之集会,或指有关此一说法集会之图绘。于密教中,多指大日经之说法...(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敌我执、我所执依然会改头换面地发展。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佛教领...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的心里想,顶好是我用一用,用了他才高兴,我要是把它转到别处...在中医的养生俗语中,有青年养肾,中年养肝,老年养胃一说。说白点,也就是在年轻人要注意性心理和生理健康、不可纵...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呢? 慧广法师答: 首先要告诉你,两者对修行都重要。但更加重...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互相牴牾、渺不相涉,参禅对上根人,念佛对下根人。实际上,念...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虽不犯重,而犯轻罪,以非言说之仪轨故也。狂乱坏心。 你如...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我们这几天尽讲行,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
瞋恚业道有三种
【法相辞典】
【瞋恚业道有三种】 p1323
上篇:瞋随眠 | 下篇:广大苦中复有四苦 |
(术语)真言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为此观。此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也。大日经疏九曰:此真言以最后...
欲界经生圣者不生色无色界
仆拏
寿者相
五种结界
计执我法
方摄
通受别受
世尊大恩
余宗
诳
说会曼荼罗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中年养肝的四大禁忌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念佛与参禅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