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二卷一页云:应如是教诲:善来;贤首!汝等随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于中若闻所余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乐,后遭苦厄;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终殒殁;或彼男女所有知识亲戚眷属、遭如是苦。或彼聚落村邑边际丧失财宝;或是他来强敌所作,或火所烧,或水所漂,或由恶作而有丧失,或由不善修营事业而有丧失,或由不善处分事业而有丧失,或为非爱共财得便而有丧失,或由家火而有丧失。若汝现见,非是传闻。或即于此村邑聚落,非是所余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先所触证猛利乐受、后还退失。广说如前。汝既如是闻已见已;应当生起深心厌患。如是生死、甚为重苦。所得自体,极大艰辛;而于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损差别可得。谓病衰损、寿命衰损、眷属衰损、财宝衰损,病、病法性,死、死法性。复有一类、净戒衰损、正见衰损。由是因缘,彼诸众生、于现法中,住诸苦恼。于当来世,往诸恶趣。诸兴盛者、虽现法中,住诸安乐;于当来世,往诸善趣;而是无常。于彼无常,现可证得。若有领受兴盛事者;后时衰损、定当现前。诸有领受衰损事者;后时兴盛、难可现前。诸兴盛事、皆是难得易失坏法。如是汝应深心厌患,极善作意,如理受持。如是处所、难可保信。我今于是生死流转,未般涅槃未解脱心,难可保信。如是衰损兴盛二法、勿现我前。勿彼因缘,令我堕在如是处所,生起猛利刚强辛楚不适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当至诚喜乐于断,修不放逸。又我如是多安住故;当于无义,能作边际。如是汝应善极作意、如理受持。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古经皆为卷本,故曰经卷。方册之经,成于明朝。法华经法师品曰: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欲界人中有三胜生】 p0989 瑜伽九卷十页云:谓欲界人中有三胜生。一、黑胜生生。谓如有一,生旃荼罗家,若卜羯娑...【苾刍解脱随烦恼】 p0874 瑜伽七十卷十七页云:云何苾刍解脱随烦恼?谓解脱五种随烦恼故。何等为五?一、思慕...禅林用语。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之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此语系出自唐代禅僧百丈怀海开导野狐之谈...(1011~1081)日本天台宗僧。京都人,为藤原佐理之子。从其族兄文庆受内外之学及显密之法,后专诵持法华经。延久四...【七断灭论】 p006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十一页云:七断灭论者:一、作是念:此我、有色,麁四大种所造为性。死...生、灭、去、来、一、异、断、常,是三论宗所说的八迷,如果破除了这八迷,即能证得中道。...(物名)盖佛之头上以避雨露尘埃者。原系天人之供养,故云天盖。又垂于头之上方者。亦曰天盖。礼赞曰:天来香盖捧,...(一)谓阿弥陀佛之毫相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出自观无量寿佛经之第九佛身观(大一二·三四三中):“眉间白毫,...为“无作法灌顶”之对称。即密教修法中,包括引入、投花、授予宝冠及明镜、伞盖行道、六种供养等种种具体作法之灌顶...(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明蕅益梵网合注...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等虽是亲人,亦是利益的结合。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表现为暂时的合作,能想到一起...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谚语说:对人低下谦恭的程度不够真切,则不能得到其真实利益。这句话虽然短小,却是寓...
问: 法师,阿弥陀佛把全体的果觉授与薄地凡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果觉,就是指佛的世界,佛的功德...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可曾饶过谁?钓鱼、捉鱼、贩鱼的可怕果报!奉劝有缘阅读此文的朋友不要钓鱼、捉鱼、贩鱼了!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足点设想在尚未到达的前方某一处,而极少能于当下止步,安心即...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相信,你平常这么攀缘,临命终突然间正念分明,我不相信!不可...海伦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抉择与准备,而不是马上...
厌离相
【法相辞典】
【厌离相】 p1275
上篇:寿尽故死 | 下篇:慢增上补特伽罗 |
梵语 kātaka。又作呵吒迦。全称呵吒迦阿罗娑(梵 kātaka-rasa)。意译金色水或金光汁药。传说为镀金之材料,或指...
经卷
欲界人中有三胜生
苾刍解脱随烦恼
野狐禅
成寻
七断灭论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天盖
五须弥
作法灌顶
牵道八道行城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家庭不光是亲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结合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竭诚方获实益论》白话译

「把全体果觉授与薄地凡夫」是什么含义

钓鱼捉鱼的恶报事例
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