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愿无愿等持】 p1080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八页云: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无漏相故...(一)依大乘起信论之说,指虔信真如及三宝。又作四种信心。即:(一)信根本,谓真如之法为诸佛之师,众行之本源,常信...子题:受戒者罪重不受者罪轻 行事钞·序:“然犯化教者,但受业道一报;违行教者,重增圣制之罪。故经云, 受戒者罪...【能忆本所作事因缘】 p0898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一页云:补特伽罗、既不可得;又无前心往后心理;何缘能忆本所作...【无恚寻】 p1055 集异门论三卷十页云:无恚寻云何?答:于诸恚寻,思惟过患:谓此恚寻,是不善法。诸下贱者,信解...(书名)梵网经之异名。今之梵网经为梵网经中菩萨心地戒品之一品,故称云梵网戒品。...苦相者,或三或八或六广说如前。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即是苦耶?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了知故,谓生分无常、灭分无常、俱...(术语)天台译三昧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非根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非根法云何?谓外五处,及法处所摄非根法。...(名数)于三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术语)对于刹那等起而言。因等引起业之意。申言之,即表业及无表业,必于其前念,有善恶之心心所,因之而发。谓动...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答: 这个临终的正念,临命终与平时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比较复...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尚便对某某师开示说: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恭敬一切,只要十种法不犯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症结在哪里? 答: 南无阿弥陀佛,凡夫众生,都是无明妄想之心...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个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们二元世界的凡夫给理解偏了。 ...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所以你怎么去经营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讲调伏的问题。那么五阴的...因果与轮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位长官同意协助下,请本人出席演讲佛学。今天的讲题是:因果与...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中都需顺应的道。 顺应天的刚健,因而勤奋...
苾刍解脱随烦恼
【法相辞典】
【苾刍解脱随烦恼】 p0874 瑜伽七十卷十七页云:云何苾刍解脱随烦恼?谓解脱五种随烦恼故。何等为五?一、思慕居家;二、毁犯禁戒;三、忆先所受分别俱行不正作意;四、躭着未来所有境界,发起贪忧;五、于法悭悋。若诸愚夫、于四大种造色自相,不如实知;谓之为己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亲属及兄弟等。于唯形色,谓戏笑等。于唯身语所有动作,起有情想俱行作意。由此因缘,起邪分别,妄计为我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亲属及兄弟等。由此分别妄计因缘,发起种种居家思慕。诸有智者、了知唯有诸色自相;无有情想;故能解脱初随烦恼。所以者何?从久远来,由见种种各别形色,建立安布,或时与他而共集会;如是见已;便谓为我父母妻子;广说乃至是我朋友宰官亲属。或谓为他。非生无色诸有情类,有如是事。又诸愚夫、不如实知愚夫之相、及智者相。由不如实知故;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凡所现行身语意业、皆不清净,亦无清净尸罗正命。诸有智者、如实知故;当知一切与彼相违。故能解脱第二随烦恼。又诸愚夫、于非如理,不能如实知非如理。于其如理,不能如实知是如理。于先所受随顺欲贪可意诸法,不正作意,起欲寻思;坚着不舍,不弃不吐。于随顺恚不可意法,起恚寻思;于随顺害不可意法,起害寻思。余如前说。诸有智者、于其如理,能如实知此是如理。于非如理,能如实知此非如理。于先所受如前所说差别诸法,或不追忆;或正思惟;或不失念。于彼所缘,不起欲寻;乃至害寻。设复生起;而不坚着。广说如前。故能解脱第三随烦恼。又诸愚夫、于根护功德,不如实知。不护过患,不如实知。于现在世现前别境,发生爱恚,杂染其心。于诸可意色等境界,希慕欲见。于不可爱色等境界,心生厌逆。于可意境,心生希慕;是名为贪。怀此贪者、若彼境界变坏之时;心便下戚。是名为忧。诸有智者、一切道理、当知皆悉与此相违。故能解脱第四随烦恼。又诸愚夫、于诸贪欲不正法中,不能如实知其过患。常为余四悭所漂溺。复起法悭。诸有智者、于彼过患,能如实知。于余四悭,尚不生起。设起;寻舍。终不坚着。况起法悭。彼既如是远离法悭;若遇乐法补特伽罗;即为宣说大师所说素怛缆毗奈耶摩怛理迦相应圣教,令其受持;广为无间分别开示,终不隐秘。故能解脱第五随烦恼。是名苾刍成就第一解脱随烦恼支。
上篇:苾刍不离正智 | 下篇:苾刍十时应不放逸 |
又名善见城,是忉利天主帝释所住的宫城,在须弥山之绝顶。...
无愿无愿等持
四信
化行二教罪异单重
能忆本所作事因缘
无恚寻
梵网戒品
苦相
调直定
非根法
七识住
因等起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
文珠法师《湛江市佛学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