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六卷二页云:云何慢增上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慢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长时慢。是名慢增上补特伽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密教十二口传之一。牒者,转记之义。即先作解释,后引经文以合之。(参阅“十二口传”331) p1394...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初就在家士女,五戒所获多少?如多论云,五戒相者,于一切众生,可杀不可杀,乃至可欺不可欺...(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无见无对色】 p1070 瑜伽六十五卷十页云:复次卽由五相,应知建立无见无对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因缘故。二、...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齐、聚落界分齐 子题:可分别聚落、不可分别聚落、七树六间、分齐、种树法、五肘弓 行事钞·...【能令已生诸贪欲盖永断正胜】 p0898 法蕴足论三卷一页云:云何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正胜?谓有苾刍、为断已生...【多欲及不喜足】 p0623 发智论二卷十五页云:云何多欲?答:诸欲已欲当欲,是谓多欲。云何不喜足?答:诸不喜...【大菩提五相】 p0243 瑜伽七十四卷八页云:复次如闻所成地摄大乘中说:大菩提由五种相应当了知。谓自性故,功能故...(书名)又曰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著摄论,释论也。有三译,陈真谛译十五卷,曰摄大乘论释。隋笈多...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梵语 anuvyavahāra-hetu。为十因之一。语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一切惑业系缚与不系缚之...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法师答: 没有,佛法甚深,微妙细致,没有宿世善根,实难会意...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作难遭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恭请。 2.佛经非藏品,若束之高阁...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这个地方,我们再发明真跟妄的...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对于死常持避讳、畏惧的心态,甚至闻之色变,结果如何?死到...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往往不易察觉。简略概括通病如下,供实修者参考。 一。略有知...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在过程当中,我们要处理的是云何应住,...
慢增上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慢增上补特伽罗】 p1278
上篇:厌离相 | 下篇:惭愧二法通相别相 |
【光影喩】 p0628 世亲释五卷六页云:于此复疑:若无有义;云何得有种种识转?为治此疑,说光影喩。显依他起,...
引牒
五戒境量
五种杂行
无见无对色
摄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齐
能令已生诸贪欲盖永断正胜
多欲及不喜足
大菩提五相
世亲摄论
能所
随说因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人生的七味心药

《地藏经》临终篇
学佛之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