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六卷二页云: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若执羞耻为二别相;应惭与愧、体无差别。则此二法、定不相应。非受想等有此义故。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便违圣教。若许惭愧实而别起;复违论说十遍善心。崇重、轻拒、若二别相;所缘有异,应不俱生。二失既同;何乃偏责?谁言二法所缘有异。不尔;如何?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轻拒恶义。故惭与愧、俱遍善心。所缘无别。岂不我说亦有此义?汝执惭愧、自相既同;何理能遮前所设难。然圣教说顾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间、名他。或即此中崇拒善恶,于己益损,名自他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正法譬之筏,教佛筏之应舍,言正法尚应舍,况非法乎。释门归敬仪中曰:经有舍筏之喻。...引导临终者去路之菩萨。其名号未见诸经典,系唐末宋初,与净土教之流行共同兴起之民间信仰。英国学者史坦因(Stein...亦名:五戒正纳戒体、五戒纳受戒体处、三归纳体 子题:优婆塞、近事男、优婆夷、前三归誓正发戒缘、三法才竟即纳戒...(名数)真言门之五种三昧也。详教时问答二。...【无所依止语】 p1072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离爱味心之所发起故;名无所依止。...(术语)能通达事理之人也。唯识述记序曰:诞玆能识,秀迹传灯。...亦名:自然界中兰若界分齐、兰若界分齐 子题:无难兰若、七槃陀、一槃陀、槃陀、一拘屡奢、拘屡奢、有难兰若、不同...【修定为得智见】 p0903 瑜伽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如...【多业受果次第】 p0623 集论五卷四页云: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大乘七大性】 p0243 显扬八卷十五页云:大乘性者:谓菩萨乘与七大性相应故;说名大乘。云何为七?一、法大性。谓...(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劝发菩提心文...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次,厌离生死,必须断淫-欲故。菩萨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
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并发症 2010年12月底,我被查出得了1型糖尿病及并发症酮症,医生说必须马上住院治疗,不然后果可...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为寺内的住众讲课。昨日开了一门新课《贤首...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数法。 五点记数法: (一)安置地轮,令必下沉。 (二)所缘...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 到无心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学佛的教法,就是要把自己培养得有智慧。虽然不能一下子变为一...弘法网讯:4月12日,在本焕长老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7天,弘法寺举行了长老化身窑开启仪式。 上午9:08分,美丽的仙...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衣持钵,进到城中乞食,食毕,清净双足,带着坐具,在林中找了...
惭愧二法通相别相
【法相辞典】
【惭愧二法通相别相】 p1280
上篇:慢增上补特伽罗 | 下篇:梦粗重 |
【光明色相想】 p0629 瑜伽三十三卷十八页云:光明色相想者:谓于如前所说种种诸光明相,极善取已;卽于彼相,...
舍筏
引路菩萨
五戒得戒时节
五种三昧道
无所依止语
融识
摄僧自然界中兰若界分齐
修定为得智见
多业受果次第
大乘七大性
世谛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持不杀戒的功德

诵经拜忏治好了糖尿病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
罗状元醒世诗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本焕长老圆寂荼毗后分拣出大量彩色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