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八卷十五页云:大乘性者:谓菩萨乘与七大性相应故;说名大乘。云何为七?一、法大性。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所摄方广之教。二、发心大性。谓已发无上正等觉心。三、胜解大性。谓于前所说法大性境,起胜信解。四、胜意乐大性。谓已超过胜解行地,入净胜意乐地。五、资粮大性。谓已成就福智二种大资粮故;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六、时大性。谓三大劫阿僧企耶时,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七、成满大性。谓即无上正等菩提。此所成满菩提自体,比余成满自体,尚无与等;何况超胜。此中法大性,乃至时大性,此之六种,是成满大性之因。成满大性一种,是前六之果,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Civara,又曰至缚罗。译言衣。寄归传一曰:袈裟乃事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梵语 vandhyā 或 bandhyā,巴利语 vajhā。旧译石女,新译虚女。即女之无子,不能为淫者。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412~496)南朝僧。钱塘(浙江)人,俗姓吕。幼时依止杨都祇洹寺慧义,十五岁出家,研习群经,精苦励行,后从西域...【无生法忍由三自性建立】 p1097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术语)众生之净心,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之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谓之法明道。大日经一曰:法菩萨净菩提心门,名...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九册。为法华经现存三译本中之最古者。本经译于太康七年(286),由聂承远传译...(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忧悲苦聚,是为三世。合明十二因缘,是十二因缘,有三种道。 一、烦恼道 二、业道 三、苦道 是三...(一)梵名 Vairocana。为佛之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遍一切...(术语)学道者流,禅道者流也。临济录曰:道流祇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譬喻)生死无边际,有如大海也。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问: 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修了。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三个老师三条路,四个...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江河湖泊的月影没有两样,那通过这个来...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却深邃浩博,乃佛果觉境界,极平常极玄妙,超出众生的思量,兹...《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恶。现在开始讲修行,修行得有个方便。第一个方便是忏悔,如果...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不也是有神论了吗? 成刚法师答: 佛说六道。天道是天人,欲界...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吴兵生来到云南勐海县基建工地干活。 1989年11月的...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众圣歌咏。往哲诠量。非不洞明。为物故耳。是以千途异说。随顺...
大乘七大性
【法相辞典】
【大乘七大性】 p0243
上篇:大菩提五相 | 下篇:大菩提自性 |
【太极沉下】 p0388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名为太极沉下?谓如有一,性无羞耻;恶作羸劣;为性慢缓;于诸学处,...
支伐罗
石女
慧基
无生法忍由三自性建立
法明道
正法华经
无上宝聚
明十二因缘之三道
毗卢遮那
道流
生死海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念佛原理略释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