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十二口传之一。牒者,转记之义。即先作解释,后引经文以合之。(参阅“十二口传”331) p13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喻强力也。是言金刚力士之力。...谓如耳根。应说其相。...亦名:逻道 子题:看道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逻道者,相望通塞,防虑外人,得财共之,故曰也。僧祇,二人共盗,...【赊多】 秦言寂灭。大品赊字门,入诸法定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寂灭相。妙乐云:此唱寂灭,是灭生之灭,非...指佛与阿罗汉。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圣者;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思等烦恼,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应受世间之大...(地名)五天竺之一。天竺区划五方而当于南方者,谓之南天竺。...(菩萨)宝光大士为观音之应化,故称为十九应身。十九者,指法华普门品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中十九说法而言。...据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一载,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即:(一)精进,谓入真言门之菩萨应先发菩提心,被慈悲之甲胄,于生死...【出离有七种】 p0483 世亲释一卷五页云:出离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二、誓受治罚。谓授学等。三、...【有漏因】 指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如五戒十善为善法之因,五逆十恶为恶法之因。此亦相当于四谛中的集谛。...(神名)Nirṛ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哩底方。大日经疏五曰:西南涅哩底。...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1、吃素戒杀并回向冤亲债主 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此不再制造新的冤亲债主,避免各种疾病灾难蔓延,建立一种全新...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观察万事万物的前因后果,要历历分明,用这种清醒的因果观来...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倾听物语人声,思聚散岂无凭! 生命本需要宁静与淡泊,宁静时...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历代不少信徒用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种手段在...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佛教承认有命运这一回事,但是佛教所认知的命运,并不是一...
问: 弟子的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我忏悔、做善事,天天念佛回向给他,请问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答: 当代抑郁症...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横行乡里。有一次,他赌博输了钱,就独自一人来到后山,以除...
※张三丰真人说:人生在天地之间,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秀,具有阳刚之气,夫妻间的关系乃是伦常之道。如果超越了夫妻...
引牒
【佛光大辞典】
上篇:引业 | 下篇:引路菩萨 |
复次无明又有五种,百法问答钞曰: 一、相应无明 同上。 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
金刚力
耳处
大盗戒逻道
赊多
心自在者
南天竺
十九应身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出离有七种
有漏因
涅哩底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化解冤亲债的六个方法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打猎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