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一载,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即:(一)精进,谓入真言门之菩萨应先发菩提心,被慈悲之甲胄,于生死中,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而不怯弱,破诸天魔等而不退转。(二)明王,谓既被菩提大誓之甲胄,次须以诸佛之三昧道为所依,若不依凭诸佛之本誓,则不能惊发圣众、入生死海而利益众生,故以三部之明王为依凭。所谓明王,凡有三部,即佛部、金刚部、莲华部等三部之明王;以此三部明王为依凭所修之法为息灾法、降伏法、增益法。(三)除障,即指息灾法,能灭除六道及三乘等之三惑三障。(四)成就勇猛,即指降伏法,能降伏凡圣之无始怨敌。(五)成就一切真言,即指增益法,能成就满足凡圣之一切所乐、所愿。[苏悉地羯罗经卷上] p67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大慈大悲】 p0241 佛地经论五卷十一页云:大慈大悲,无瞋不害无痴善根以为自性。与乐、拔苦、行相有异。俱有三种...藏,法藏之义,即佛所说之教法。佛所说之法藏六万偈,称为六万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大三·一四七上):“提婆达...诸佛菩萨应现,都是为了向众生说法,利益众生。...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四。于因明对论中,敌者(问难者)对立者(立论者)所立之...(术语)或为报恩烧臂烧身,或为布施割肉弃身,是名舍身行。梁僧传有亡身篇。然大小乘异其利,小乘偏以之为破戒,如...【病】 p0938 法蕴足论五卷七页云: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胜义二谛各立四重。合为八谛。...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因与有因法,前时后时一时生,不可得故。如说: 若法先后共 是皆不成者 是法从因...(譬喻)智深犹如渊也。金光明经二曰:智渊无边,法水具足。...亦名:四过对四位明通塞 子题:内宿对处时人食、内煮对处时人食、自煮对处时人食、恶触对处时人食、腻势相连、任运...印度、我国及日本之佛教诗人甚多。通常,杰出之佛教人物大多为杰出之佛教诗人。如佛教之教祖佛陀,其自身即是一位杰...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有机会相聚时,我们却没有就人生真正的大事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探...别忘了在煮之前把乌龟擦干净,程家的人出门办事前说,这龟很大,煮的时候小心点。好好做。 是,知道了。丫环说。他...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在讲极乐世界的三类二十九种庄严。首先是概述极乐世界的十七种...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有名牌的跑车。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对于绝...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苏悉地经 | 下篇: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何等为四?谓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大慈大悲
六万藏
应化利生
无异相似过类
舍身
病
四重二谛
观三时门
智渊
四药四过对四位明通塞
佛教诗人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治好丫环的乌龟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三论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