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胜义二谛各立四重。合为八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成就二十法升安善趣】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二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二十?谓...(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瞋恚之心皆是寂静门。...戒本疏·正果五篇:“言位立者,僧有四重,尼有八弃,以为初篇;僧有十三,尼有十七,为第二篇;僧有百二十,尼有二...(名数)金刚界之五十三尊也。于金刚界之三十七尊,加贤劫之十六菩萨者。见秘藏记本。...【六受】 p0293 如受蕴差别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十一页云:复有六受,说为受蕴。谓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术语)三漏之一。欲界之见思二惑也。众生因欲界之见思二惑而造作诸业,漏落于欲界而不能出离,故名欲漏。...(故事)黄龙常以三问拶人。曰:人人有个生缘,如何是汝生缘?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脚何似驴脚?每以此三语问学...(杂语)对于轻声念佛而言,又名厉声念佛。即大声唱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经通赞疏中所谓念佛有三:一心念,心中系...【心不相应行蕴】 p0355 如行蕴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心不相应行蕴云何?谓心不相应法。此复云何?谓...【天耳智】 p037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一页云:云何天耳?云何天耳智?云何天耳智作证?谓若修果、耳所摄清净色;是名天...(杂名)袈裟之异名。为梵天之服,又为梵行者之服,故名为梵服。业疏四曰:诸色界天行梵行,故皆服斯服,本非人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晚课蒙山施食仪...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处是观。净土宗也有止观,净土宗的止观叫作都摄六根。就是说佛...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桩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够产生的。无始劫以来的善恶业的种子这么...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兄弟俩对医学、药物学颇有研究,不仅医术高明,还有...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遇种种痛苦呢?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回答说:苦因于惑业,...问: 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慢心的区别为何? 中台禅寺答: 只要对他人心存比较,进而有高...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
四重二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重八重 | 下篇:四重圣众 |
【九心见道究竟】 p0096 瑜伽五十八卷十五页云:由几心故,见道究竟。建立见道,由二道理。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