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瑜伽师地论所说。为布施等之福业,应其福之多少,而生于下之八处如人中之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指菩萨修行圆满而证得无上境界之十佛,乃华严经所说的十种佛身,即: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又名正觉佛)、法界佛、...梵语 dhyāna。音译禅那,略作禅。意译定、静虑。取音译与意译并称之,即作禅静。谓令心住于一境,以详密思惟之寂静...【同事摄】 四摄之一。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参...亦名:内衣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涅槃僧,即内裙也。”(戒疏记卷一五·八六·一八) 戒本疏·百众学法:“...(术语)现生之身。又佛菩萨化现种种之身也。...【善法】 p1137 瑜伽三卷九页云:略说善有二种义。谓取爱果义;善了知事、及彼果义。 二解 如瑜伽五十五卷五页至七...(经名)一卷,吴竺律炎译。说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缘,及九横四饭多食等之五罪。...(术语)圆顿戒也,以名天台家所传之大乘戒。法华玄义四曰:佛戒即圆戒也。【又】南山大师称四分律宗分通大乘之戒为...(人名)梵名时婆Jiva,又曰时缚迦Jivaka,译言活命。有二人:一为大医,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记别者。俱舍...进入圣位的行为,即戒、定、慧。...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本人非常欢喜,也很惭愧。今天...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困难之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美好的特征。每一种相与美好的特征,又有无量百千种微妙的相好...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外道就是心外求法的各种宗教;相就是它表现的相状...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也具有一切种智的,但为什么这么愚痴啊...编按:许多禅师的法名与高山、雪有关,这是因为禅师通常会选择严寒的环境修行,来坚定自己的意志。相较之下,今日我...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
四重八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重禁 | 下篇:四重二谛 |
梵语 bhiksu 之意译,指比丘。比丘为杜绝一切生业以清净活命,乃向信徒乞食,以之维持色身,故称乞士。[大智度论卷...
八福生处
行境十佛
禅静
同事摄
涅槃僧
现身
善法
佛医经
圆戒
活命童子
圣行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广修福德,相好庄严
随顺世缘不攀缘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圣严法师《苦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