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hyāna。音译禅那,略作禅。意译定、静虑。取音译与意译并称之,即作禅静。谓令心住于一境,以详密思惟之寂静状态。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下):“或乐禅静,则以礼拜为粗疏。”又适于坐禅之闲静所在,称为禅静坐处,或称禅处、禅所。[顶生王故事经、法苑珠林卷七十一] p64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正思惟】 p0327 瑜伽十一卷八页云:不正思惟者:谓不可思处所摄思惟。不可思处者:谓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术语)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为目的。为欲三昧发得,于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袾宏,杭州人,俗姓沈。他十七岁时补诸生。二十七岁以后,在四年之间,连遭丧父、失儿、悼亡和丧母的刺激,即作《七...(术语)谓刹那之间,具生住异灭之四相。转变无常也。对一期无常而言。仁王经上曰: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总称自北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韩国、日本之佛教,及由尼泊尔、西藏传入蒙古一带之佛教。又称北方佛教。十九世纪,开...梵名 Phālguna,巴利名 Phagguna。为印度历第十二月之名称。又作颇勒具那、颇攞遇抳、颇求那、区勒具拏、叵勒拏、...(名数)菩萨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也。又小乘以梵福为四种胜行,加以六种为十种胜行:一、因救母之命而舍自身之命,二...梵名 Rohinī。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密教曼荼罗外院西方或外院东方。又称尸嚧呬你、虏喜尼、木者、长养宿、长育宿。据...大乘之一实圆教共有八种的圆满。 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业苦三道,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名数)经中依一切众生断理事二障之浅深迟速而差别五性:一、凡夫性,凡夫散善之人,未断一毫之惑之人。二、二乘性...佛说出家功德经...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劝谕,使令感悟,只好忍耐随任,忆念观音,以祈慈佑得乎,并恳...网络是时代的产物,是众缘和合的现相。网络也被诸多有志弘法的人用作弘法的方便。甚至开始在网络上建立道场体系,这...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参啊!到底是谁?谁在念?嘴巴在念,嘴巴还在,气没有了。这...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尤其常见。这样的烦恼还会产生一些连带的效果,比如怨恨自己的...先把绿叶菜表面的水滴风干掉,然后放入袋子,一定记得放一张纸巾进去,在冰箱冷藏保存的时候,纸巾会吸附一些水气。...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猛利的出离心啊!归去来,魔乡不可停啊!无量劫的轮回,无有休...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刻意追求什么。但要保持一颗平衡的心态很难。 正如法师答: 开...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个法云地,为什...
禅静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禅录 | 下篇:禅头 |
(杂语)谓自夸也。...
不正思惟
定心别时念佛
与手低头
袾宏(1535—1615)
刹那无常
北传佛教
颇勒窭拏
十胜行
毕宿
八圆
圆觉经五性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网络学佛的正确态度

如何参「念佛是谁」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延长蔬菜保存时间的方法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