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五卷十一页云:大慈大悲,无瞋不害无痴善根以为自性。与乐、拔苦、行相有异。俱有三种。有情缘等。慈是无瞋,悲是不害。慈缘无乐,欲与其乐。悲缘有苦,欲拔其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八十诵律 行宗记释云:“所引诸经明说,并佛在时说有五部;今言本无异见;显然相违,故须引决。初通二经。涅...屈眴,梵语 kārpāsaka 译为第一布、第一好布,或大细布。系以木棉之花心纺织而成者。据释氏六帖卷二十二布条载,...【二门能正入修】 p0038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三页云:如是已说修所依器;由何门故,能正入修?颂曰:入修要二门。...亦名:律文二持、广律二持、四分广律二持 子题:僧尼戒本及调部即止持行、止持行、二十犍度即作持行、作持行 资持记...(1613~1689)明末临济宗僧。云南洱海人,俗姓王。号知空。十四岁(一说十岁)出家于鸡足山寂光寺,听讲修习法华、...凡二卷。唐代义净着。略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天授二年(691)成书。内容记载唐...(术语)Ahūṁ,阿吽二字,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为大日如来...(地名)又作猕猴江。在毗舍离国庵罗园之侧。佛在此处说诸经。天竺五精舍之一。玄应音义十四曰:猕猴江,梵言末迦吒...(名数)十五之智德与断德也。涅槃经曰: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渐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渐渐损减...(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痴惑也。唯识论六曰: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亦名:摩触女人戒制意、摩触戒制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二,触女戒。佛所以制者,多论云,有六义:一...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佛说疗痔病经...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我曾问过一个人: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他说:我自己没有...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体本真,无欠无余,清净光明,不从他得,皆自本有。惟在你们不...蚂蚁怕酸,蚊子怕辣,蟑螂怕香。夏天来了,小生命们到处都是,奉献一个不杀生又能驱赶蚂蚁、蚊子、蟑螂的妙法。 蚂...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般经典或佛陀自说,或四佛共说,而《法华》则是十方三世诸佛并...
文殊师利菩萨出生的时候,由于他无量劫以来积功累德,福德甚深,感得十种瑞相。 这十种瑞相,第一种就是光明满室。...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讲一门专修,这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矛盾? 大安法师答: 法...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母前换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临去时,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
大慈大悲
【法相辞典】
【大慈大悲】 p0241
上篇:大三摩地 | 下篇:大声闻众 |
(术语)区分戒为二种: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积极的命行,某行为后者命禁止也。即不杀不偷等之戒谓之止持戒,作...
律藏教本无分
屈眴布
二门能正入修
四分一部律文止明持犯
学蕴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阿吽
猕猴池
十五智断
无痴
触女人戒制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不杀生的驱虫法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文殊菩萨出生时的十种瑞相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