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二卷十页云:云何大三摩地?谓或由所缘故大。观多色故;而非无边无际观诸色故。或由作意故大。上信,上欲,上胜解故;而非无边无际信欲胜解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十六神我之一。外道立神我者,以我为作者,以有我而能用手足等作众事故也。见大乘义章六。...即指在佛教中,师父与弟子之关系。最初听闻佛陀说法的憍陈如等五人,成为佛陀之弟子,此即佛教中最早的师弟关系。后...(杂语)为礼拜至神佛之前也。...又作本愿一乘、弘愿一乘、悲愿一乘。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本愿为一佛乘之法义,而以其他一切法门皆为方便权假,称为誓...资持记·释钞序:“言正经者,正谓入诸正录,经者训法训常。名兼通别,通该三藏,别在修多。今此从通,以收群部。”...【九十八随眠中遍行非遍行分别】 p0097 俱舍论十九卷十二页云:九十八随眠中,几是遍行?几非遍行?颂曰:见苦集所...(人名)婺州东阳人。姓刘氏。号天宫尊者。幼受具,入智威之室,顿开悟天台三观之法门。时人呼曰小威,后归东阳,山...谓有一类。于授食时。索熟与生。索生与熟。索粗与细。索细与粗。与不平等。与不如法。于识不识。而与不与。于中数起...【别义四相】 p0688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页云:由四种相,当说别义。一者、分别差别名,二者、分别自体相,三者、...【实等诸句无实自性】 p1272 成唯识论一卷七页云:胜论所执实等句义,多实有性,现量所得。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诸...(地名)Aciravatī,流于舍卫城外之河名。...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观世音菩萨宛然是与娑婆有情,别具深刻因缘的菩萨。人们在感到恐惧、骇怕的时候,总喜欢持诵经典、经偈或佛号;但是...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时候乞到了,有时候甚至没有。没有乞到饮食,回来怎么办?那只...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因为一失人身,就万劫难复。得人身很难,失去人身很容易。这...凤凰网: 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理解灾难,一个劫这个词语,刚才也说到近期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
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亲怀孕时,梦见五彩的烟萦绕怀抱。师诞生时,室内光明洞然。师眼有重瞳...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佛法的名相,能把我们众生心里的名相转过来。 色如聚沫, 好比...
大三摩地
【法相辞典】
【大三摩地】 p0241
上篇:大净福田 | 下篇:大慈大悲 |
【依慈愍观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三页云:又彼不舍慈愍加行,卽由修习如是慈愍,于诸念住,能正趣...
作者
师弟
参诣
誓愿一乘
正经
九十八随眠中遍行非遍行分别
慧威
抵突
别义四相
实等诸句无实自性
阿利罗跋提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圣严法师《闻声救难,度一切苦厄》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