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清代僧。昆山(江苏松江)人,俗姓李。名子柴,字二胜,自号蒙泉道人。原为明朝诸生,奉母至孝。明亡之后,乃剃发为...【无味】 p1042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无味者:彼于佛法,无出家味;无寂静味;无圣道味;无寂灭味;故名无味。...(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又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前者不空译,三卷,后者善无畏...又称行佛威仪。谓修行者须于日常之行住坐卧中,起崇仰畏敬之念,正其仪容举措,一一方正合宜而心无动乱,以示现佛之...【非随心转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非随心转法云何?谓若法不与心一生一住一灭。此复云何?谓除随心转...【修所断法】 p0901 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修所断法云何?谓若法、学见迹修所断。此复云何?谓修所断十随眠、...(一)梵语 niyāma 或 niyama。又作尼也摩。意译为决定。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三(大四三·一六八下):“尼也摩,可言...(流派)说一乘实相之教法。无碍圆满之宗旨也。指天台宗而言。...【证得究竟】 p1438 瑜伽八十七卷十八页云:复次证得如是极究竟者,由五种相,应知究竟。何等为五?谓已证得苦及苦...(术语)威音王佛以前也,谓向下之实际理地。威音以后,即向下之佛事门也,...指天台宗所说的通教。通教谈论事相虽然逊于藏教,但穷理较深,达于生即无生,空即不空,故褒之为界内理教。...(印光大师校印版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净土十疑论...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二十多年出来后还要自己找工作,找不到还没有,...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仅品性高洁,待人处事更是仁慈宽厚,优填王对她非常尊敬。 一...前言 从前一提到素食,就会联想到佛教,由於多数人的错误观念,以至影响佛教的发展。许多人关心佛教徒素食的营养问...
怎么知道我已经如法地忏悔干净了?这有判断方法,我们把它念一遍。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乐世界!也不要说我来生怎么怎么了,也不要说有什么福报了,也...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越灰心,沮丧。觉得西方门槛太高,自己烦恼粗重,念不到功夫成...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无意识界,唯慈悲心。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是...
赊多
【翻译名义集】
【赊多】秦言寂灭。大品赊字门,入诸法定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寂灭相。妙乐云:此唱寂灭,是灭生之灭,非即生之灭。即生之灭,是不灭故。如净名云: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华严唱奢(尸荷切)字时,名随顺一切佛教轮光明。疏云:即寂静性。
上篇:[馬*犬]摩 | 下篇:呿 |
(杂语)神圣之精灵也,总尊敬死者之神识而言。说法明眼论曰:供养佛像,回向圣灵。...
诠修
无味
善住秘密经
行佛
非随心转法
修所断法
尼夜摩
一实圆宗
证得究竟
威音那畔
界内理教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大丈夫的气概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优填王与吉星女
广化老和尚《人为什么应该素食》

【推荐】如何知道罪业已经忏悔干净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