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威音王佛以前也,谓向下之实际理地。威音以后,即向下之佛事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白毛三衣戒制意 子题:小小白尨、尨、尨毛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十三,白毛作三衣戒。制意同前[...即伴随宾客、尊宿而行之意。带行之僧及行者,称为带行僧行;又带行侍者,称为带行小师;带行之知事僧,称为带行知事...【六现观依定分别】 p0309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此六现观、几依未至依可得,几乃至依无所有处依可得?答:一、...修行人只把烦恼断除叫做子断,若连果报的身体也断了即叫做果断。...【舌识所缘】 p0633 瑜伽一卷八页云:彼所缘者:谓味。无见有对。...(经名)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书名)佛祖统纪二十二曰:法师敬云,建业人,夙学天台之道。光化二年,于永嘉寺讲经,依俱舍论述小乘入道五位,作...梵语 buddho bhavati,西藏语 htshav-rgya-ba。指菩萨于多劫中满足因行,完成自利、利他之德,而至究极之境界。又作...(名数)天台宗在支那之相承。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即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也。...【无惭无愧通相及别相】 p1093 成唯识论六卷十七页云:不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若执不耻为二别相...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于“有法”之上具有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共同认可之义者。如立“声无常”之宗(命题)...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倘若还是按照外道的方法修习,...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位武士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来到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谢谢! 如瑞法师答: 这个问...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那...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他七岁出家,常常诵念《法华经》,自称读了三千遍。他来参拜六...
威音那畔
【佛学大辞典】
上篇:威音王佛 | 下篇:威神 |
指大本十万偈“金刚顶经”所载之十八说会。全称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或称金刚顶经十八会。十八会为:(一)一切如来真...
白毛卧具戒制意
带行
六现观依定分别
果断
舌识所缘
无垢优婆夷问经
析玄记
成佛
东土九祖
无惭无愧通相及别相
因体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临终助念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