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灭、去、来、一、异、断、常,是三论宗所说的八迷,如果破除了这八迷,即能证得中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贪等行补特伽罗】 p0978 雑论集十三卷二页云:贪行补特伽罗者:谓有猛利长时贪欲;虽于下劣可爱境界;而能发起上...【作意相】 p0686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作意相?谓有能生作意故;于彼彼境界,所生识生。作是思惟:今我...资持记·释沙弥篇:“净住子,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父母是孝恋难遣,而能辞亲;妻子是恩染难夺,而能割爱;势...【不定种性】 为唯识宗所立众生五种种性之一。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为具有二种或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指由本有无...子题:淫种类、盗种类、杀种类、妄种类、四戒为种下篇为类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戒皆初篇种者:(一、总举)如多...(修法)合叱洛呬焰之四字成一字之真言,而念诵之也。此为求子而修之。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曰:此之一字悉...【阿若憍陈如】 亦名俱邻。法华疏云:阿若,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无知者,非无所知,乃是知无耳。又翻为...指十四不相应行中之无想定、灭尽定而言,又称二定。(一)无想定,梵语asajji-samāpatti。谓外道欲得无想天之果,而...(术语)不生不灭之无为曰理性,则生灭之有为法曰事相。...宋代僧。籍贯不详。住平江能仁寺,提倡华严圆融念佛法门。南宋乾道元年(1165),于临安府慧因院撰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谏发诤者,四诤久除,夷然众静。重更发起,乱动乖常故也。”济缘记释云:“尼发四诤,同僧犯...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我不太清楚真为生死是一种什么心态?真信切愿需要达到什么程...
美国有一个医生一个心理医生,他写一个报告叫作《前世今生》很多人看过。 他其中讲出一个个案,他的一个病患叫凯瑟...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信愿持名,尤其是信愿。得...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时我用了一个明镜和蜡的比喻,我说:澄澈光明的本性,是人人...
在佛门中有副著名的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副对联来源于佛门中两则典故:一是杨歧方会禅师节约常...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松不得.矜喜不得。这四句包含着八种意义,应分四层来看,...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生灭去来 | 下篇:生死 |
【法邪执】 p0760 显扬十六卷三页云:法邪执者:谓如所言说,执有色等自体差别。...
贪等行补特伽罗
作意相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不定种性
戒皆初篇种
一字文殊法
阿若憍陈如
二无心定
事相
义和
谏发诤法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对过去认命,对未来积极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居士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