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谓所为不契合禅之真义,然却自许为契合。此语系出自唐代禅僧百丈怀海开导野狐之谈话。无门关第二则(大四八·二九三上):“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从容录第八则、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参阅“百丈野狐”2489) p481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图像)端座于岩窟内之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配于法华普门品所谓: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迥...(1561~1626)明代曹洞宗僧。会稽(浙江)人,俗姓夏。字湛然,号散水道人。得戒于云栖袾宏,年三十悟道。明万历年...【剌竭节】 此云杖。颂云: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三种的回向心。观无量寿经说: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杂名)蚁之卵。又曰折脚蚁。瑜伽论八曰:乃至极下捃多蚁。同略纂三曰:捃多蚁者,此有二义:一蚁卵,二折脚蚁。故...(杂名)天子之师也。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玄宗沙门一行号称天师。...(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名数)一婆罗门Brāhmaṇa,为净行者,或出家,或在家,修净行而求涅槃者。二刹帝利Kṣatriya,为王种,奕世君临...【不善清净智】 p0330 显扬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不善清净智,谓有学智。...指佛陀。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尝诏改佛陀为大觉金仙。宋史徽宗本纪:“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人名)Brahmadatta,王名。译曰净授。俱舍光记八曰:昔有一王名跋罗哈摩达多。唐言净授。于王腋下有疱生一女子。...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佛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苏无锡人,居住南门慈云庵,每天诵《弥陀经》一百遍,往生咒三百遍,定为常课。夜间念佛,回向西...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殊不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驰求,更欲增益其明矣。苟明其明则明...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做不到那么坦...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的做人做事当中。我们学佛就是希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的皇后与五位扇提罗石女侍从之间的宿世罪报因缘。 新出家的沙...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修行,可能种种懈怠放逸往往会现前;如果是一个共...
野狐禅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野干鸣 | 下篇:野狐精 |
【世亲】 世亲又名天亲,梵名Vasabandhu,音译婆薮槃豆,是无著的异母弟,生卒年代约在公元三八Ο至四八Ο年间。陈...
岩户观音
圆澄
剌竭节
三种回向
捃多蚁
天师
欲尘
四姓
不善清净智
大觉金仙
跋罗哈摩达多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中国已知的佛舍利供奉地

专修净业,一念精诚亲见圣众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