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一卷十五页云: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谓修念住者,如理思惟身等作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Dashi 佛教史籍。早期巴利文的斯里兰卡王朝与佛教的编年史。亦名《大王统史》。成书于6世纪左右,大名长老著。...(地名)扶南国之异称。寄归传一曰:跋南国,旧曰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因明用语。指内心已决定某种主张,但尚未表露出来之状态。即虽不以言语表示,而于意中密藏某一种主张;亦即意中所置...日本佛教用语。为天台宗比睿山护持法华经诸神祇之总称。又作日吉权现、山王七社。日僧最澄开创比睿山时,劝请三轮大...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名数)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国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梵语 paritrāna,巴利语 paritta, parittā 之意译。拥护之义。或译作咒。即明咒拥护之义。原指拥护佛道修行者之明...【行善不善业者死时受爱非爱果之前相】 p0610 瑜伽一卷十四页云: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861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复次于施波罗蜜多,由内及外,有十随烦恼。对治彼故;得施...(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若有「我」,故于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平常应多亲近三...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 这里,损减智慧是指心落在世间的分别见...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号,是我由心造作的佛号,是以这个佛号作为我们的系缘之境。 ...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布施的行为。譬如冷时,我们为无衣者布施衣...
令友求子,拟舍百金。当令请百部《感应篇汇编》,以送通文理有信心之正人君子,实为不可思议功德,当获感通。又须知...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事情做好的副产品,重要是体会做事情的良好体验。结果非人力所...
缘身受心法作意
【法相辞典】
【缘身受心法作意】 p1304
上篇:缘起差别 | 下篇:缘起法与缘已生法差别 |
(书名)二十卷,唐湛然着,法华玄义之释义也。释签者,笺注疑义而释之之意。...
大史(Mahavamsa)
跋南国
意许
山王权现
八除入
内外三教
明护
行善不善业者死时受爱非爱果之前相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不增减真如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系缘净土之境,往生安养之国

惭愧心与七圣财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