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本烦恼、集成如是有识之身,此身为缘、于外所有情非情数名色所摄所缘境界,领纳三受;然其智者、于彼一切前中后际,与彼愚者、大有差别。当知此中于其中际有差别者,谓由二种根本烦恼、集成如是有识之身;于现法中,此二皆断。断此二故;于当来世,无复有彼识所随身。是即名为后际差别。问:何缘智者、成智者性?答:于现法中所有集谛、及于后际所有苦谛、皆离系故。问:何缘愚者成愚者性?答:于断彼二,无力能故。曾习圣教,名为智者。先已寻求智资粮摄诸梵行故。于其圣教曾未修习,名为愚者。彼相违故。当知是名智者愚者前际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此语出自无门关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真如差别多种】 p0920 佛地经论七卷一页云:真如卽是诸法实性,无颠倒性。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体唯一味,随...(寺名)在江苏吴县西十里枫桥。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张继诗曰:姑苏城外寒山寺。...(术语)三明与三慧也。无量寿经下曰:得深禅定诸通明慧。同慧远疏曰:明谓三明,慧谓三慧。...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音译战达罗钵剌婆、旃陀婆罗脾。(一)印度古帝王之名,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此...【菩萨作意修】 p1128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二、菩萨作意修。谓如有一、是菩萨住菩萨法性;或未入正性离生,或已入正...(经名)具名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箧...(一)指无常轮。系三轮之一。无常如轮之坚厚,破之不易;又如轮之无终始,轮回不已,故比喻为轮。欲破无常轮,当明了...缘觉乘已得涅槃果,而安住之,无更进求佛果之心,称为住果缘觉。对此,各宗说法不一,小乘及大乘中之法相、三论等权...(术语)Vipāka,译曰异熟。第八识之异名也。第八识为无记性,与业因之善性恶性相异而成熟者,故曰异熟识。唯识述...【第十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已入第十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已得一切如来同大洒故;已得...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掠,世间上的恶事无不做尽,官府于是下令缉拿,要将他绳之以法...
问: 我的丈夫对我信佛不太理解,以为佛教是烧香磕头等一些愚昧的事情。我怎样才能消除他的误解呢? 净慧法师答: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句就是: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感觉这是一句非常让人...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我们供养佛像的缘起。现在你看我们的旅游业非常发...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大家也能多念无常迅速,多念修行了生死。用功时虽然辛苦,但...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终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业,业苦无尽,这种重复的轮回,在学佛...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法相辞典】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上篇:智清净十相 | 下篇:最胜 |
又名生空,或人空,众生虽然都有一个心身,但那是五蕴假合而成的,没有实在常一的我体,叫做我空。...
竿头进步
真如差别多种
寒山寺
明慧
月光王
菩萨作意修
宝箧印陀罗尼经
无上轮
住果缘觉
毗播迦
第十地菩萨相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蜘蛛之丝

怎样才能消除家人对佛教的误解
人的相貌是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佛像的缘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