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卷十四页云: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爱果之前相;犹如梦中见无量种变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说:若有先作恶不善业、及增长已;彼于尔时,如日后分,或山山峰影等,悬覆,遍覆,极覆。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明趣暗。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怪色可意相生。若作上品不善业者;彼由见斯变怪相故,流汗毛竖,手足纷乱,遂失便秽,扪摸虚空,翻睛咀沬。彼于尔时,有如是等变怪相生。若造中品不善业者;彼于尔时,变怪之相,或有或无。设有;不具。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智曼荼罗”之对称。金刚、胎藏二部曼荼罗中,金刚界表示修生之智德,胎藏界表示本有之理德,...佛典音义,是汇集解释佛教经典中难读难解的字音和字义的著述。它产生的来源有二:首先是为读习佛典的需要。中国译经...(人名)王名。昔阿弥陀迦良王有病,自调药将服之。时有辟支佛,与王同病。来乞药。王即持药施之,自作誓愿,欲使一...亦名:临坛师、七证师、尊人、尊师 济缘记释云:“外僧即三师外七证师。尊人、尊师,人师两字,并据善见;上加尊字...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 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一)以清水譬喻清净之智慧,称为智水。反之,以浊水譬喻愚痴之烦恼,则称痴水。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七上):...(传说)杂宝藏经二曰:昔迦尸国王与比提醯国王战败,更以象令战,得一大白香象于山中。象曰:山有盲父母,无养者。...(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一)韩国佛教禅门九山之一。位于韩国庆尚南道和全罗北道接壤处之智异山。证觉大师洪陟(洪植)创于新罗兴德王三年(...(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亦名:归妇贾客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妇人将还夫家,以其办食频施比丘,经时不返,夫还别取...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维摩诘所说经...《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愿,持佛名号。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了针尖似的毒刺。 紫斑鱼的奇特就在它的毒刺上:在它攻击其它...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
行善不善业者死时受爱非爱果之前相
【法相辞典】
【行善不善业者死时受爱非爱果之前相】 p0610
上篇:行缘识与名色缘识二缘生识差别 | 下篇:同 |
梵名 Hayagrīva。音译作阿耶揭唎婆、何耶揭唎婆。为八大明王之一,即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莲华部之忿怒持明王。...
理曼荼罗
佛典音义
阿弥陀迦良
尊证师
假
智水
象养盲父母
人仙经
实相寺
五通仙
取归妇估客食过限戒缘起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宽恕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