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九卷五页云:实物有、谓蕴界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代僧。相州安阳(河南安阳)人,俗姓裴。七岁出家,勤学不怠。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慧解益进,尤于俱舍造诣特深。复...禅宗公案名。唐代临济宗兴化存奖禅师以灵活机法接引弟子克宾发愤向上,并期以开悟得法之故事。禅苑蒙求卷下(卍续一...禅林用语。闭口之意。即不讲无意义之语。盖真实之佛法,非言语所能表诠详尽,故若执着言语,则易成为修行佛道之障碍...(杂语)入道之境也。沈约文曰:若非积毫成仞,累爝为明,无以方轨慧门,维舟法岸。...据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一载,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即:(一)精进,谓入真言门之菩萨应先发菩提心,被慈悲之甲胄,于生死...Tipo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中观派的理论奠基人之一。龙树弟子。也称迦那提婆(意为一眼提婆),意译圣天。生...(仪式)僧尼之戒坛,为授戒之作法,谓之临坛。其僧尼谓之临坛大德。三师七证是也。见僧史略下。...(术语)由十二支中牵引生超起二因引生之生与老死也。...【无学界】 p1058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无学界?谓无学五蕴,是名无学界。...(杂语)焚香之始。李相之贤己集。谓始于佛图澄。吴曾能改斋漫录。谓始于汉。曲园杂纂曰:礼郊特牲云:周人尚臭,萧...(喻)智慧能破除愚痴,好像灯光能破除黑暗一样。...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本的人生观,就是认识净土。我要讲的第一个概念,叫做毗卢遮那...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生重怖畏;三者 深起惭愧;四者 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在家人,应当怎么做,才能获得这...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受用识,因为有受用识才有阿赖耶识...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山第九莲社近二十年,但是他自己却是个顿顿少不了肉的家伙。因...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要的空气是免费的,人一刻皆不可离开它。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尤...我认识一个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可是他的眼睛长在头顶上,他说:我要的老婆,绝对不是普通人...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寺院叫百岁宫,寺院石碑上记录着明代一位126岁高僧的生平...
实物有
【法相辞典】
【实物有】 p1272
上篇:慈愍黑品白品 | 下篇:精进根 |
(譬喻)喻众生业报之因缘不同也。智度论八曰:业报因缘各各不同。(中略)譬如黑蛇,而抱摩尼珠卧,有阿罗汉人乞食...
义楚
克宾出院
合取口
法岸
苏悉地羯罗五庄严法
提婆(Deva 约3世纪)
临坛
所引生果
无学界
焚香
智慧灯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圣严法师《找不到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