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僧尼之戒坛,为授戒之作法,谓之临坛。其僧尼谓之临坛大德。三师七证是也。见僧史略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谈议之林,谓僧徒之学场也。犹言学林。续高僧传十三曰:释志念频弘二论,三十余年,学观霞开谈林雾结。宋书...亦名:有主房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开通中,若处分;作草庵、叶庵、小容身屋谓无过量,以小故不须乞处分;...(术语)布施之行法也。施物于人也。...日本佛教用语。乃东密及台密对金刚界及胎藏界两部,或对立或一体之不同看法。又作二而不二。而二,乃分别阐释金刚界...【七种杂染】 p0056 瑜伽十八卷十九页云:谓爱结所系补特伽罗,略有七种杂染,当知皆是贪爱所作。谓随念杂染、...问: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答:八心王、五十一心所之诸识转变,即诸心心所之自...宋代河阳(河南孟县)人。字子正。生卒年不详。真宗时,以给事中知杭州,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竟明大法。...又作三菩提心。(一)菩提心论载,菩提心之行相有行愿、胜义、三摩地等三种之别,称为三种菩提心。(一)行愿菩提心,即...(术语)等觉之菩萨也。四教义十曰:问曰: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答曰:涅槃经云:有所断者名有...【业非是漏】 p1219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十一页云:问:若留住义是漏义者;诸业亦有留住功能。如契经说:二因、二缘...【常勤修习悎寤瑜伽】 p1012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者:谓如有一世尊弟子,听闻悎寤瑜伽法已;欲乐...十善业道经...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人世间的物质财富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人对物质财富拥有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世人虽然都知道知足者常乐的道理,但是...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这条街的商业中心。路口对面的几栋楼,原来全是一个老太太的,80年代初,她陆续将房子卖完,...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那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在吾人...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这一章讲天下有五难。 「贫穷布...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数量的,有追求质量的,哪种念法更易成就? 大安法师答: 念佛...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呢?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 我们知道色、受、想、行、...
临坛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临终现前愿 | 下篇:临斋 |
修行佛道时,从因位(例如菩萨位)次第进入果位(例如佛位),如此向上进修者,即称从因向果,或从因至果。反之,自...
谈林
有主为己不处分造房戒开缘
施行
而二不二
七种杂染
诸识转变
王随
三种菩提心
有上士
业非是漏
常勤修习悎寤瑜伽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心淡如水福自多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圣严法师《天下有五难》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