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曰来迎引接愿,圣众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念佛行者到临终时。弥陀如来愿与诸圣众共现其人之前而引接之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大乘起信论之法相。四信,指虔信真如、佛、法、僧三宝等四者之信心。五行,指施门、戒门、忍门、进门、止观门等五...(物名)禅刹之钟有三:如大钟、殿钟、堂钟是也。大钟号令阖山之诸堂,即悬于钟楼者,每日昏晓及法会之节打之。...指世间之善根。又作世俗善。如行五戒、十善等,能受人、天果报之善根,即称为世善。又一切有为善法皆称世俗善,为无...禅林用语。原指眼中粘着眼屎之意;禅林中,转指执着己见,不离小见。嘉泰普灯录卷十五(卍续一三七·一一九下):“...(术语)常沉没于生死海之众生也。南本涅槃经三十六曰:常没者。所谓大鱼,受大恶业,身重处深,是故常没。...(1241~1316)日本临济宗僧。敕谥“佛国应供广济国师”。后嵯峨天皇皇子。十六岁随侍东福寺圆尔,后又从兀庵普宁,...(杂语)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谓事物之生与灭。因缘和合则生起,因缘离散则灭谢。维摩经问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上):“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无懮王作地狱处】 p1083 西域记八卷二页云:王故宫北有石柱,高数十尺。是无忧王作地狱处。释迦如来涅槃之后,第...凡十卷。唐代蓝谷沙门惠详撰。略称法华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此书备载三国至中唐,有关法华经流传及研学、诵持...印度古代二十种外道之一。以修苦行为涅槃之正因者。此类外道认为果皆是由过去之罪业所定,若现世以享乐为事,则轮回...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译大总持)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释...
大乘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两个重点,一个是理观,一个是事修。 理观,是一种内心的智慧的...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遍的商业行为。 当时有一位长者的儿子,想参与商队入海的活动...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牛羊之地,在夏天时节,天天闻到鱼的腥味,而肉档的刀声,也清...
九华山有尊肉身菩萨大兴和尚,生前很疯癫,常常给人治病,一治就好,生前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
川中每出异人,有刘某者,皈依宝一法师,宝一庵中有湖南二女居士。刘为伪撰自知录石印若干送人,专门以大菩萨所得不...
临终现前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临终业成 | 下篇:临坛 |
(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
四信五行
大钟
世善
眼搭眵
常没
高峰显日
如一味雨
起灭
无懮王作地狱处
弘赞法华传
苦行论师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怎样调整我们错误的心态
航行的密诀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慈悲心与恶风水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