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入道之境也。沈约文曰:“若非积毫成仞,累爝为明,无以方轨慧门,维舟法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祭祀饿鬼则到非余趣】 p1033 发智论一卷七页云:祭祀饿鬼则到非余趣耶?答:彼趣法尔得如是处事生我分,是故祭祀...【缘有缘法等四句】 p130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六卷十一页云:云何缘有缘法,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愚...(术语)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为修行之障难也。涅槃经三曰:云何知天魔为众作留难?往生论注上曰:第六天魔,常于佛...(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尘。止观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梵语 catasro duhkhatāh,巴利语 catasso dukkhatā。有三解:(一)指人间四种苦,据南本涅槃经卷十一、阿毗达磨杂...(术语)其事物正呈作用之位也。现今存在之义。俱舍论二十曰:有作用时,名为现在。...【胜义无自性性】 p1105 如三种无自性性中说。 二解 瑜伽七十六卷七页云: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所谓诸法由生无自...指顶戴宝冠之释迦像。此类图像中央安置大日佛,左侧阿閦佛、宝生佛,右侧弥陀佛、释迦佛等五彿。初或为造像庄严,故...乃天台宗之观法。为天台宗基本教义之一。又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一心,即能观之心;三观,即空、...位于浙江杭县。由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等三寺合成,以下天竺寺为最古,中天竺、上天竺次之。(一)下天竺寺今称法镜...【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p0996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得佛无二住胜彼岸者:显示世尊自性身分殊胜功德。谓佛法身、无差...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教我们不要执著。 但是我们的心啊,非要执著不可。哎,特别...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一如既往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通宗通教的大智慧者...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他终于庄重地受了菩萨戒,非常神圣,非常喜悦。那时的我,...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飞起跑,可以调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况,时间不能太长,催香时间长了会伤气,行香就可以慢慢行...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名修行,中品中生那是易如反掌。但是你要想一想,受持八关斋戒...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开悟后正好修行,而不是不修。因为我们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很重,不是一开...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会无可奈何地面对纷争与对弱者的默视,污染与对环境的掠夺。物...
法岸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陀罗尼 | 下篇:法受尘经 |
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
祭祀饿鬼则到非余趣
缘有缘法等四句
留难
五尘
四苦
现在
胜义无自性性
宝冠释迦
一心三观
天竺寺
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与时间做赛跑,与生死做斗争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