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尘。止观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续高僧传六曰:昙鸾或作峦,雁门人。初研究四谛之佛性,注解大集经,半而罹疾,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学...(术语)梵语菩萨摩诃萨,译言大道心。求大道之心也。法华文句二曰: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什师嫌烦,略提埵...【等随观色乃至识皆有苦】 p112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色乃至识、皆有苦耶?答:依生...(术语)胎藏曼荼罗之北门也。是为莲华部之方,故名莲华手门。大疏六曰:莲华手门偃月上各置商佉。...【流转】 p0914 瑜伽五十二卷十二页云:复次云何流转?谓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 二解 瑜伽五十六...(名数)地藏菩萨念诵仪轨说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摩使者,化地狱。二持宝童子,化饿鬼。三大力使者,化畜生。四大慈...又作回祭。与“回财”同义。即先报请库司营办祭食,事后再偿还其费用者,称为回祭。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条(大四八...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术语)为第四点之阿 。以此为五转中第四,第四转入涅槃之种子故也。...指真空妙有之法。即天台宗所立三谛中,假谛之法。(参阅“三谛”684) p4222...【一切种漏尽】 p0008 杂集论十四卷七页云:一切种漏尽者:谓诸烦恼,并习气永尽。...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没得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 唯思念佛无馀事 澄心决定愿西方 临终自见如来至 劝君...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
问: 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赞夏会本是善本,请问法师怎么看?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
佛陀所说一切法,不离因缘因,就是万物生长的源头;缘,则为帮助生长的机缘。 一如小小种子,含藏着微小的基因,需...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一定会觉得那些飞檐翘角的汉传佛教寺院建筑,规模不一各有特色...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不知道转烦恼,不知道转念头,他就是读死书,反正拿着书念一遍...
五尘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障三从 | 下篇:五悭 |
(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
昙鸾
大道心
等随观色乃至识皆有苦
莲华手门
流转
地藏六使者
回祭
华严宗
种子
真善妙有
一切种漏尽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教不是说的,而是行的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推荐】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精进修行的卖花人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