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袈裟通肩披、通肩披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舍利弗问经,初听偏袒者,谓执事恭敬故;后听通肩披衣,示福田相...梵语 vibhāsā。注解书之名。又作毗婆娑、鞞婆沙、鞞颇沙、鼻婆沙。略作婆沙。意译广解、广说、胜说、种种说。注释...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tīkā。凡三卷。又作辨中边论、离僻彰中论。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名数)对于三恶趣而立三善趣。如修罗,人,天,三趣是也。...【毗梨耶】 法界次第云: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二者心精进。...又名十惑,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化生六处具足而出】 p0387 瑜伽九卷十三页云:若于有色有情聚中,谓欲色界受化生者;诸根决定圆满而生,与前差别...(术语)眼等六识之异名。识者变现境故谓之为能变。唯识论谓其能变之识有八种,此分三段,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术语)心所法之名。梵语曰毗遮罗Vicāra,旧译为观,新曰伺。细心伺察事理也。俱舍七十五法中,八不定法之一,唯...法顺,俗姓杜,一称杜顺,雍州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即人类所有疾病之总称。据修行本起经卷下、佛医经等记载,在构成人类身体之地水火风四要素(四大)中,由于风大之运...晚课蒙山施食仪...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人把禅修形容作跟自己约会。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么一点味道在里面。但是,以佛法的观点来看,禅修的目的是要达到无...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照本宣科就可...
你必须把你净土的功德跟佛号连结在一起!诸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把你未来的功德,跟佛号连在一起。 你希望你来生...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苦」这...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地,见到有些国土,例如我们这个地球,江...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嗔恨心在吃。吃饭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我们的色身...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 我们刚开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们的心都是...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苦、恐惧等各种情绪,深深的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现在,...
利益
【佛学大辞典】
上篇:利使 | 下篇:利益妙 |
子题:刀兵劫、持不杀戒免逢刀兵劫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此中五兵,不起则已,起必加身;王者不获已而设。比丘义...
三衣通肩披
毗婆沙
辩中边论
三善趣
毗梨耶
十烦恼
化生六处具足而出
第三能变
伺
法顺(557—640)
四百四病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严法师《现在最重要》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把你未来的功德跟佛号连结在一起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吃饭也是修行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