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眼等六识之异名。识者变现境故谓之为能变。唯识论谓其能变之识有八种,此分三段,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第六意识乃至第一眼识合为第三能变,解释详之。眼等之六识其性类相大,故合之。唯识论五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云云明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道类智】 谓观欲界道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道谛,真智明发,是欲界道法智之流类,是名道类智。...为“始觉上转”之对称。密教根据释摩诃衍论“随染本觉”(二种本觉之一)之相所立之教法。谓众生心中皆有先天本有、...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佛教史上第二座寺院祇园精舍,就是他建来供养...指天魔与佛陀,系对举极恶与极善者。摩诃止观卷八下(大四六·一一六中):“魔界即佛界,而众生不知,迷于佛界,横...品类建立者,于初静虑定具三品熏修,谓软中上,如初静虑余静虑及无色三品熏修亦尔,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于初静...【越渡惑】 p1186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越渡惑者:谓于自所证。...宋代宏智禅师明示学人修行要路之四法:(一)借功明位,以现象界万物之作用(功),明其本体(位)。(二)借位明功,以...(术语)五乘之一,同菩萨乘,清净乘物之意。...【正知】 p0498 如八种断行中说。 二解 此是四念住中正知。瑜伽八十三卷九页云:言正知者:能不毁犯所毁犯故。 三解...【毗婆阇婆提】 此云分别论。...亦名:随顺被举比丘戒 资持记·释尼众篇:“八随顺被举比丘戒。大略同僧中,故此不出。僧直犯提;尼须三谏不舍,方...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唐朝代宗大历年间,有一位隐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贵族子弟,父亲死于安禄山叛乱,他便把府宅捐为寺院。当时寺院住持圆...
问: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天,或生到极乐国土,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慧律法师答: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 大安法师答: 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这个持名念佛呀,这个名号当中是庄严,这个名号是从阿弥陀佛的大平等心,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它真实呀!不是从阿...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所以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二千多年,我们仍在热烈的纪念他;佛陀...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地产董事长 冯仑 ◆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阿里巴巴...
第三能变
【佛学大辞典】
上篇:第三焰天 | 下篇:第五十 |
(物名)真言修法者臂所悬之环钏也。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臂钏者作二十五金刚之结,中置一珠,两头各一。...
道类智
本觉下转
须达多长者
魔佛
品类建立
越渡惑
宏智四借
梵乘
正知
毗婆阇婆提
尼随顺被举比丘戒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神通抵不过业力

为亡者助念,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

佛陀的慈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