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回祭。与“回财”同义。即先报请库司营办祭食,事后再偿还其费用者,称为回祭。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条(大四八·一一四八上):“预报库司造祭食,差人铺排祭筵,乡人法眷作祭文,纳库司钱回祭。”[禅林象器笺第二十九类钱财门]p37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执着相】 p0329 瑜伽八十一卷六页云:不执着相者:谓已见谛者,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无论苦乐,所报之境则有二者,谓依报正报: 一、正报 谓所报之身,如人所受得之人身是。 二、依报 谓所受...(术语)众生种种之欲望为其本性。佛说法必随此欲性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圣教广义】 p1226 瑜伽九十一卷十九页云:云何名为圣教广义?谓从资粮地、乃至漏尽,皆说名为圣教广义。...(术语)台家之四教配于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门,虽...(经名)一卷,失译。般舟三昧经之异译。般舟经由拔陂菩萨之请而说。拔陂为跋陀婆罗之略称,译作贤护。...(术语)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为身,口,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有...【自性散动】 p0598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自性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舍利子!此但有名,谓之为色...(一)(334~416)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十三岁,游学许昌、...(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十地经论】 印度瑜伽行学派的重要典籍,世亲论师著,凡十二卷,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合译。《十地经论》是解...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魔道子孙)入我法中,住我寺...
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清净这两个字很重要喔,不管我们...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这些鸟儿,每天都由专人悉心照料,供应美味的食...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 大安法师答: 万缘放下、一心念...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我为给他多做功德,来到东林寺做义工。其间,随净土宗研习班学...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来山出家为什么要经过一、二、三年才圆顶?就是希...
回祭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回财 | 下篇:回诤论 |
子题:说戒说法并有上座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对人者。凡施法事,贵在首领,众主上座,先须约勒,但见非法,...
不执着相
依正二报
欲性
圣教广义
四教四门
跋陂菩萨经
有相安乐行
自性散动
慧远
三菩提
十地经论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什么是真如

不为美食所欺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家庭助念,让姥姥那朵莲华盛开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