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五障与三从也。五障如上出。胜鬘经宝窟曰:“五碍三监。”智度论曰:“一切女身无所系属,则受恶名。女人之体,幼则从父母,少则从夫,老则从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之光明。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 p2620...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于“有法”之上具有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共同认可之义者。如立“声无常”之宗(命题)...(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亦名:覆藏他重罪戒犯缘 资持记释云:“犯缘中,覆重方犯;覆余罪兰。覆比丘提;覆下众吉。”(事钞记卷四二·一六...【覆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覆是覆盖,犯了过恶,怕丧失名利,故把过恶隐藏起来。《成唯识论》...【劫布俎那】 西域记云:曹国。...【五出离界】 p0267 集异门论十四卷十一页云:五出离界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诸有多闻圣弟子众,具猛利见。若念...全一卷。系日人将有关禅门要义之四种短篇合辑而成者。即:三祖僧璨之信心铭、永嘉玄觉之证道歌、志远禅师之十牛图颂...(术语)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大之义,虽为显密共通之法相,然论六大无碍者,则惟密教。无碍者,互相融通而...【慧曜】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慧曜者:谓卽由此修所成慧。...(术语)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龙藏本)...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士讲法出光盘。在家居士常常谈论僧人,居士讲法出光盘,如法...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译的情形,我们就看到这部经典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从两...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去攀缘六尘,什么事都没有。 第八识最坏,坏就...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捕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
经典前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因为当时佛灭度的时候,阿难哭的一塌糊涂,旁边的师兄弟说,你不要哭,赶紧问佛,有...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道业很难进步;往生极乐世界,便容易成就佛果。极乐净土修行容...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唐朝文人中,白居易与佛教僧侣往来最为密切。《五灯...
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就是从阿弥陀佛无漏、清净、真实的愿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即实相法性的称性而起,它内外是没有隔...
五障三从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障 | 下篇:五尘 |
凡八卷。日本菩提华祥瑞(1750~1823)撰。略称曼荼罗便览、诸尊便览。就现图两界曼荼罗,分各尊之梵号、密号、种子...
佛光
因体
惭
尼覆藏他重罪戒犯缘
覆心所
劫布俎那
五出离界
四部录
六大无碍
慧曜
解脱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佛经前为何要安立「如是我闻」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