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曰:“但无忧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又曰:“云何解脱心?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传心法要下曰:“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俱舍论十八曰:“解脱涅槃,亦名无上。”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绝缚名脱。”同十八曰:“言解脱者,自体无累,名为解脱。又免羁缚,亦曰解脱。”梵语杂名曰:“解脱,梵语木底。”【又】禅定之别称。如三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脱。脱缚自在者禅定之德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八解脱者,名为解脱绝下缚故。”注维摩经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故名解脱。”【又】五分法身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隋智顗大师,因居于天台山,后又入寂于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大师。...(术语)禅家之宗匠,以言语不及之机微证悟,用心施于学者,谓之机用。谷响集九曰:大机在宗师,施之学者,谓之大用...(杂名)佛为人天之师,而释迦为始,故名释师。...(堂塔)在禅林僧堂之后。首座之僧代住持提撕众僧之处。此屋连于僧堂而邃闇,故高其制,使之敞明,名为照堂。或作之...坐像之一种。坐时两足垂下,或平行或交叉。另有丁子坐,则仅垂一足,另一足屈于股上,称为半跏像。 p4024...(术语)三世出现之诸佛。法华经方便品曰: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观无量寿经曰: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子题:小事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五分,二师亦不得以小事留弟子住。若于白衣前出鄙拙言,应令觉知,广如第二十三...圆通的见解。见解圆通的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著。宗门行人,重在明心见性,而教下行人,即重在大开圆...(名数)五种具德之海也。即佛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五种之义分。旧华严经第三所谓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谓或为证。或究其身。众集量宜。同检问曰。咄哉男子。今对众前。应以诚言具款情实。若于是事。见闻觉知。宜当宣说施...【不和软】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身语二业,皆悉高疏;其心刚劲,又不清洁;名不和软。...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印光大师校印本)...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人到中年,生命如同达到顶点的抛物线那般,无可挽回地在走下坡...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描述类似的问题。 发生婚姻暴力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夫妻其中一...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问这些人数是当时已往生的人数或包括现在及未来往生的人数?...古时候有个须和多国,国王名叫萨多浮。一日国王出外游猎,遇见一座佛塔,便取出五个小钱布施给佛塔。当时有个旃陀罗...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一,我此身中,空无无漏;二,无诸善根;三,我此生死未得...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八世间法 此是非颠倒的世间并非到处都是玫瑰,也非尽是荆棘。...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
解脱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解拳论 | 下篇:二解脱 |
【无表色非实有证】 p1084 俱舍论十三卷七页云:经部师说:此证虽多种种希奇;然不应理。所以然者?所引证中,且初...
天台大师
机用
释师
照堂
倚像
三世诸佛
二师不得以小事留弟子住
圆解
五海
同检问等
不和软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婚姻的暴力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悭心难舍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八种世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