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智顗大师,因居于天台山,后又入寂于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大师。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位于北平宣武门外。又称悯忠寺。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征辽东高丽失利,翌年大败于安市城,将兵遗骸集葬于营...【七华】 维摩经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天台释云:觉意,即七觉支(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除,五舍,...指证得各种果位,但还没有证得法身的人,如声闻乘预流果以前及菩萨乘初地以前的修行人,都叫做贤人。...(一)位于浙江钱塘。隋开皇年中创建,初名南天竺寺,唐时更名后天竺灵山寺,为天台宗之道场。宋天禧四年(1020),复...(杂名)译曰汉持来。桃也。见西域记四。梵Cīnāṇi。...(杂名)佛菩萨圣众之会处,即净土也。般舟赞曰:一念之间入佛会。...【摧破邪山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二十唯识论》,这是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人名)Haribhadra,人名,译曰狮子贤。见梁高僧传三。求那跋摩三藏之祖父名。...(术语)菩萨于第八地以上所修之十波罗蜜也。任运无功用之德称为大。...乃以五味次第配于佛陀一代时教之教法。此即天台宗所立之五时判教。五时指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净戒圆满】 p1002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三页云:于性罪处,能远离故;当知是名净戒圆满。...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真诚就行;金钱无需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 需长命百岁,健...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 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问题,要依学者用心而定,如能学以致用,确能依教行持,则可随...【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有人,她才问我几句话,不然她不敢问。 她看没有人了,她问我...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问: 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常讲自己的护法如何如何,这对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学佛法的人有什...
天台大师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天台八教 | 下篇:天王 |
(术语)今生与未来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乐等。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所。...
法源寺
七华
贤人
灵山寺
至那你
佛会
摧破邪山支
呵梨跋陀
大波罗蜜
一化五味之教
净戒圆满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凡修净土之人,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家庭也是道场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