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三页云:于性罪处,能远离故;当知是名净戒圆满。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以意识之作用,思量分别种种事物也。...【唯识中道】 此为唯识宗所立的中道。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即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即大日经七卷、金刚顶经三卷、苏悉地经三卷、瑜祇经一卷、要略念诵经一卷等五部十五卷。又以上...禅林用语。谓有得(利益)必有失(损失)。即肯定一方时,则相对地否定他方。义同“拈得鼻孔失却口”。景德传灯录卷...教起,即教法成立之理由。经文之始,必有一段文字阐述有关教法成立之因由,称为序分、序文。据华严经疏卷一载,如来...【永尽漏】 p0495 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已究竟到于彼岸诸婆罗门,名永尽漏。永尽漏者:永断修断诸烦恼故;已善修...(故事)佛涅槃夕,须跋陀梵志感恶梦,怖而诣佛所,出家得道。...位于北京西山八大处之第二处灵光寺旧址。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之二颗圣牙,一颗传到师子国(锡兰,今之斯里兰卡);一颗...俗称圆光法。即涂药于指上,诵咒而掌上光明如镜,能现种种相,预卜人之吉凶祸福,乃佛制所禁卜筮法之一。[梵网经心...指色界四禅(四静虑)中之初禅、二禅、三禅等三天。俱舍论卷十一载,于三静虑(共九处)中,受三种乐(离生喜乐、定...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必去十万亿之遥的另外一个净土?你不净心,跑到极乐世界干什么...多吃有色的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我们按照颜色的由浅到深,把蔬菜分为红色蔬果、黄色蔬果、白色蔬果、绿色蔬果、紫...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奉外道。 有一天,国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布施,于是就依...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地上白骨纵横,比丘们很难讨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们出...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是掉举障。 破除之前先了解昏沉、掉举的相貌,掉举的出现,你...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仁波居士是苏州人,在苏州灵...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为人耿直,以致仕途并不顺利。当他被贬到江北瓜州作官的时候,在一...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佛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些,就是要我们不能只是看到眼前那么一点...
净戒圆满
【法相辞典】
【净戒圆满】 p1002
上篇:眼色眼识界同系异系差别 | 下篇:净计不净见 |
【随逐无记】 p1367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随逐无记?谓卽彼戏论习气。...
计度
唯识中道
五部秘经
一得一失
教起因缘
永尽漏
须跋陀梵志梦
佛牙舍利塔
爪镜
乐生天
三业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吃有色蔬菜营养高
真正的富有
一钵饭

念佛的两大障碍

真为生死而念佛
善观因缘法,安忍自如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