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Haribhadra,人名,译曰狮子贤。见梁高僧传三。求那跋摩三藏之祖父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身守戒,心研慧;相对于身戒而称心慧。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大一二·五三四上):“身戒心慧,不动如山。” p1410...【迦摩罗】 或迦末罗,此云黄病,又云恶垢,亦云癞病。智论云:一者,外因缘病。寒热饥渴,兵刃刀杖,坠落推压...(术语)密宗之语。浅者浅近,略者简略,总指显教所说。二教论下曰:法身说深奥,应化教浅略。...子题:理体三宝佛先法次僧后、化相三宝佛先法次僧后、住持三宝僧初法次佛后、一体三宝法先僧次佛后 戒本疏·释皈敬...(术语)支那南北两宗之禅,从宗风之称呼而云然也。...(人名)曹洞宗之祖,洞山之悟本大师,讳良价。...(杂语)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钵啰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术语)弘大之誓愿。愿救一切众生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是。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别意弘愿。(中略)言弘...(术语)五戒之一。禁饮酒。俱舍论十四曰:诸饮酒者,心多纵逸,不能守护诸余律仪,故为护余,令离饮酒。...(物名)又曰月精摩尼。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者。其手亦曰月精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术语)清净之观法也,如净土之十六观是。归敬仪曰:少厌欲,苦令修净观。...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普贤行愿品...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一定会回答:我每天都吃得很好,现在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煮饭的...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众:当思无常,于一切时一切处。若能常思无常,便能断除欲爱、...
三千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诃男,一位是阿那律。兄弟二人的母妃特别钟爱弟弟阿那律,时时不...问: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大安法师答: 回向和不回向,差别很大呀。一个人能够回向,就是修一点很少的福都会...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流泪,感慨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也许我们会认为,这些话都是老...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
呵梨跋陀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呵梨陀姜 | 下篇:呵婆婆 |
(名数)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
心慧
迦摩罗
浅略
三宝次第
南顿北渐
良价
钵啰底婆娜嚩底
弘愿
饮酒
月精
净观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一盘青菜的味道
思无常,观不净

阿那律与跋提的出家缘记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