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钵啰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辩才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贯主、管主。贯,籍贯之意;首,乃初之意。贯首本指户籍簿上第一位列名者,其后引申为一宗一派之...【业障】 p1217 如三障中说。 二解 如十二种障中说。 三解 如四障能障出家中说。 四解 俱舍论十七卷十五页云:论曰...梵名 Anityatā-sūtra。全一卷。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给孤独园内,说一切行之迁流无常,乃...Jiumoluoshi 后秦僧人、译经家。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意译童寿。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为我国古代僧官之最高位者。僧纲之最高阶位分为三种,三种中最上位之职位,称为大僧正。梁武帝普通六年(525),敕...(杂名)法华本为七轴,后世因八讲之便,以为八轴。...(书名)俱舍论之异名。俱舍论颂疏一曰: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出离】 p0481 瑜伽十一卷十四页云: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 二解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名为出离...(杂语)弟子嗣师之法也,密家谓为传法,禅家谓为嗣法。象器笺十二曰:宗门之嗣法,犹诸侯之嗣国也。...【内明论略二相转】 p0367 瑜伽三十八卷八页云: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p0750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页云:于诸善法常不舍轭者:谓于善法,不舍勤勇,精进无断。是故...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佛陀在世时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有一件事让佛陀永远难忘,那就是:孙陀利毁谤佛陀的事件。 孙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风...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在解说的时候一定注意避免不净说...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跋兰那聚落的乌泥池旁边。 当时,有一位拄着手杖的外道梵志来...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它。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
你思惟死亡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余的都带不走,其余的对你都没有帮助。就是说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所有...
钵啰底婆娜嚩底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钵啰帝提舍耶寐 | 下篇:钵啰嚩娜睹嚩罗 |
【转依】 是‘转其所依’的意思。转为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净迷悟等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转依,即转舍劣法之...
贯首
业障
诸行有为经
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一说350~409)
大僧正
法华八轴
总明论
出离
嗣法
内明论略二相转
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佛陀与风尘女子的因果
五种不净的说法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被贪欲的念头所系缚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