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moluoshi
后秦僧人、译经家。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意译童寿。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来龟兹,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槃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时槃头达多从罽宾到龟兹,罗什晓以大乘宗义,使之垂信。于是罗什之名声大震西域,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罗什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16~17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所译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什持律并不严格。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著作有为姚兴所写的《实相论》2卷,已佚;答姚兴《通三世论》书1篇;答慧远质问大乘义十八科3卷,系后人所汇集,题为《大乘大义章》或《鸠摩罗什法师大义》。
罗什的弟子甚多,其中有道生、僧肇、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道融、僧契、僧迁、法钦、昙无成、僧导、僧业、僧嵩等,后世有什门八俊、四圣、十哲之称。(郭元兴)
佛教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正文
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魔...【眼触所生受身】 p1000 集异门论十五卷二页云:云何眼触所生受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界名)有千叶之一大莲华中台有卢舍那佛,千叶各为一世界,卢遮那佛化为千释迦,居于千世界。复就一叶世界有百亿之...【出世间正智】 p0483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阿毗达磨自性】 p0778 大毗婆沙论一卷七页云:问:阿毗达磨自性云何?答:无漏慧根以为自性。一界、一处、一...【灰炭窣堵波】 p0635 西域记六卷十五页云:太子剃发窣堵波东南旷野中,行百八九十里,至尼拘卢陀林,有窣堵波...【损害不善】 p1252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损害不善?谓于一切处起身语意种种邪行。...(界名)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为一百二十八。于此加根本之八热。而为一百三十六。见三界义。...(界名)等活地狱之异名。罪人为苦所逼,作已死想,而冷风吹来更活起来。俱舍论曰:等活地狱。显宗论曰:想地狱。...【不定】 p031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定?谓于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四种扰乱】 p0429 瑜伽十九卷八页云:何等名为四种扰乱?一、染不染寻思扰乱,二、于胜定爱味扰乱,三、互相违诤...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间,一刹那命运已定,这就是生辰八字,它记载着人这一生之中大...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举行传授在家菩萨戒会,可说是一件具有深重意义而值得赞叹!时...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的本分,那么他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令人对其敬而远之,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旅程的辛劳与时空的变换,更令我不时感慨人生无常,有如梦幻...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而且债台高筑,因无力偿还,便逃到他乡。 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路旁有一只宝箧,里面装...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
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一说350~409)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篇:敬安(1851~1912) | 下篇:巨赞(1908~1984) |
【随烦恼】 p1365 瑜伽八卷六页云:倒染心故,名随烦恼。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页云:复次随烦恼依处,当知略有九种...
魔王
眼触所生受身
梵网经莲华藏世界
出世间正智
阿毗达磨自性
灰炭窣堵波
损害不善
一百三十六地狱
想地狱
不定
四种扰乱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人的命运有两种
斌宗法师《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
圣严法师: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宝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