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损害不善?谓于一切处起身语意种种邪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损减散动】 p1252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损减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不由空故。谓法性色、性不空故。...(术语)如三聚戒十善戒,谓之总相戒。如二百五十戒,十戒,谓之别相戒。...亦名:请说戒师、请诵戒师 子题:僧差说戒、僧差诵律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示制缘)明请说戒师。佛令上座说...(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等觉和妙觉。在大乘的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即等觉,第五十二位即妙觉,亦即佛果。等觉犹如十四的月亮,妙觉则如十...【僧跋】 即等供之唱法也。寄归传云:三钵罗佉多,旧讹云僧跋。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施食者,皆当平等,不问大...(术语)谓真言行者,对于所愿成就之相,住于无染无著清净真实之心,谛观实相善通其实义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尔...【欲界系】 分诸法为三界,系属于欲界之法,云欲界系。...1、时解脱罗汉和不时解脱罗汉。时解脱罗汉是钝根的罗汉,须待衣食住处师友等好缘具足,才能证罗汉;不时解脱罗汉是...【四种等论决择道理】 p0462 杂集论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有四种等论决择道理。谓能破能立能断能觉。能破者:谓遮破他...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于父母不敬,现在的社会对于孝的概念也逐渐在淡薄。那么佛教徒...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但是要懂一个道理。北京的故宫,从辽金元开始,到明清八百年,...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因缘,我们叫做承受果报。佛教徒对于承受果报,你...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却仍然感到不快乐,因为他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没有...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牟尼佛正在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独园,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大量能源的消耗,可以说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功德 第四:若有愿求 如官位、财富等都可以满愿 若欲渡海,欲...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那个意思是你母亲年龄大了,假如我不说出刚才那个弊端来,...
损害不善
【法相辞典】
【损害不善】 p1252
上篇:微薄寂静苦 | 下篇:置记 |
【不净理】 p0323 瑜伽三十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寻思彼理?谓作是思:若内若外,都无有我有情可得,或说为净,或说...
六根清净
损减散动
总相戒
说戒前请说戒师
生灭
等妙
僧跋
见法
欲界系
二种罗汉
四种等论决择道理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佛讲父母恩德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买智慧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虚空藏菩萨名号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