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中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中略)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经中具说六根,今举初后之二根)。普贤观经曰:“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是观。”圆觉经曰:“心清净,眼根清净,耳根清净,鼻舌身意复如是。”知度论十一曰:“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因明用语。乃研究因明之八项目,又称八门。即:(一)能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现量,(六)比量,...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子题:归依佛无上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诸众尊、归依佛两足尊、归依僧众中尊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归依佛下,...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佛、圣人和僧属于敬田;和尚、阇...(术语)谓有相为空性,而空性亦为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色色空为二,色...(印相)画佛顶髻之状也。义释十一曰:佛顶印如佛顶髻形,令顶高隆。更有手印。...(名数)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我我所分别】 p0649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我我所分别?谓若诸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我所执之...禅林用语。乃师家接引弟子所用之机法。以拄杖棒打,是为警策之用,与“一喝”同义,乃为师者提撕学人所用之法。赵州...【自相无我】 p059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自相无我者:无我所显为自相故。...(神名)地下之神也,名曰坚牢,女神也。最胜王经八: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诸天传曰:地祇乃总号,安住不动皆地神故...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普贤菩萨行愿赞...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他的先祖,世世代代以济...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变化的东西都是属于虚妄的。你看...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好地活。因为知道会死,所以我要珍惜每一天。如果我有对不起的...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请他进宫。使者到来时,禅师正在山中烧烤...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受。 在《萨婆多论》中,规定是不能重受的。如南传、藏传的系...
六根清净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根功德 | 下篇:六根忏悔 |
(仪式)七月十五日献佛之饼也。玄应音义十六曰:腊饼谓今七月十五日夏罢,献供之饼也。...
八义
一心不乱
三归加语无非叹德
八福田
有空不二
佛顶印
三种菩提心
我我所分别
一棒
自相无我
地神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如何分辨虚妄与真实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禅者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