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有相为空性,而空性亦为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息止惑障所修之五种观法。又作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五门禅。即:(一)不净观(梵 a?ubhā-smrt...(一)二谛之一,三谛之一。指真实不妄之义理。如谓世间法为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参阅“二谛”244) (二)(499~...(术语)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种三昧耶中第五三昧耶五种灌顶中之以心灌顶也。...【三种最胜无上】 p0204 瑜伽十四卷七页云:又依道及道果,当知有三种最胜无上。谓无常智、苦智、无我智、乐速通等...(术语)大日如来加持法界众生有自在不思议妙力之三昧也。大日如来住于此三昧而现种种之身,说种种之法。此谓加持身...(术语)五种法身之一。谓如来之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远离诸染也。非言彼身外之虚空即法身也。...禅宗公案名。即一庵主与唐代雪峰义存禅师藉杓柄而显喻佛法甚深之公案。雪峰山(又称象骨峰,位于福建侯官县西)畔有...(故事)佛成道初度之五比丘也。...汉代译经家。安息国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末年至洛阳以功拜骑都尉,故世称“都尉玄”。博诵群经,以弘法为己任,...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其代表人物为温法师,主张空“心”(不执着外物)不空“色境”。然据世...谓有一类。于非亲族。托为亲族。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王臣爱重。国人敬慕。五谷丰熟。...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大震灾中,我们见到了许多感人的救灾事迹,如许多人以及远从各国而来的救援队,还有军中的官员们,冒著生命的危险...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论点多,遇事好辩,说得天花乱坠,著作等身,在佛法里面叫作世...正知正见 问: 老和尚为什么要造大道场?我们在埔里已有这一个大道场了,还要在世界各地造道场做什么? 答: 就好...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销归自己当下这一念。七处征心,讲的什么?十番显见,义理在哪...
有空不二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空 | 下篇:有空中三时 |
【诸功德有七种垢如来永无】 p1363 瑜伽七十四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垢?谓诸功德,有七种垢。一、欲。二、见。三、疑...
五停心观
真谛
内作业灌顶
三种最胜无上
自在神力加持三昧
虚空法身
庵主溪深杓柄长
初度五比丘
安玄
心无宗
假族寻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圣严法师:震醒了人性的光辉
如何面对不公平的世界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妙莲老和尚《法海释疑》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