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息止惑障所修之五种观法。又作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五门禅。即:(一)不净观(梵 a?ubhā-smrti),乃多贪之众生观想自他色身之不净而息止贪欲之心。如观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对治显色贪,观想鸟兽啖食死尸以对治形色贪,观想死尸腐烂生虫蛆之相以对治妙触贪,观想死尸之不动以对治供奉贪,及观想白骨之骨锁观以对治以上之四贪。(二)慈悲观(梵 maitrī-smrti),又作慈心观、慈愍观。乃多瞋之众生观想由与乐拔苦而得之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烦恼。(三)缘起观(梵 idaj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smrti),又作因缘观、观缘观。乃观想顺逆之十二缘起,以对治愚痴烦恼。(四)界分别观(梵 dhātu-prabheda-smrti),又作界方便观、析界观、分析观、无我观。乃观想十八界之诸法悉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以对治我执之障。外道于身心常执为我而起我执,故于地、水、火、风、空、识六界起因缘假和合之分别,若观无我,则能对治我执。此观为圣道之方便,故称界方便观。(五)数息观(梵 ānāpāna-smrti),又作安那般那观、持息念。即计数自己之出息、入息,以对治散乱之寻伺,而令心念止持于一境,为散乱之众生所修者。此外,五门禅经要用法中以念佛观(梵 buddhānusmrti)取代界分别观,而与其他四观合称为五门禅。所谓念佛观,即念应身、报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对治昏沉暗塞障、恶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种障害。[菩萨地持经卷三力种性品、俱舍论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大毗婆沙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顺正理论卷五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大乘义章卷十二、摩诃止观卷七之二] p11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upapāduka,巴利语 upapā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即天子魔,四魔之一。由于前世之业而感得此魔报,故谓之业。...(术语)大三灾之一。坏劫时所起之大水灾,由地下水轮水涌沸,大雨如车轴,第二禅天以下,尽为水所浸润而破坏也。无...Yājavalkya 又作祭皮衣仙。古代印度哲学家。据推测为西元前八世纪左右之人,诸种之富兰那(梵 Purāna)中皆有记载...(杂语)一弹指之顷。观无量寿经曰:如弹指顷,即生彼国。...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一切菩萨正所求智】 p0015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一切菩萨正所求智者:显示世尊成就佛种不断方便殊胜功德。谓...【善不善无记】 p1144 大毗婆沙论五十一卷一页云:问:何故名善、不善、无记?答:若法、巧便所持,能招爱果,性安...华译为聚、蕴、结等,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节之义。...(名数)一、制衣,如僧众之三衣,尼众之五衣,如来制使必受持者。二、听衣,如长衣,百一资具,如来特应于机缘而听...即指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与“过现未”一词同义。经中常以此类用语泛指一切有为诸法生灭变化过程之时间。 p160...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道后,一心想要度化他们,于是前往他们所住的波罗奈国。途中,...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妇是多坏,多不听她的话。老和尚只问她说:你如果肚子痛有没有...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娑婆世界的纪念日,...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人喜欢杀鸡宰鱼,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且不知因后裔杀生致祭,...经常会看到一些感人的文章,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向佛的朋...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安法师答: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千经万论中都劝我们念南无阿弥陀...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经》也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卢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两位僧人登门...
五停心观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停心位 | 下篇:五停四念 |
(杂语)又作布瑟波Puṣp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
化生
天子业魔
劫水
耶求那华尔克雅
弹指顷
一大藏教
一切菩萨正所求智
善不善无记
犍度
二衣
去来今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人生五难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文珠法师《人应有的责任》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只要多说一句话,就能种下很多善果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