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指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与“过现未”一词同义。经中常以此类用语泛指一切有为诸法生灭变化过程之时间。 p160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自在等作者论。主张诸法皆为自在天所生、所灭。谓其身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四种邪执】 p0430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此中复有四种邪执。何等为四?一见邪执,二慢邪执,三自内邪执,四他教...子题:根有三种、见闻疑三根、见根、闻根、疑根、三根、根、触通疑根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谓 根 有三:见、闻...【爱敬】 p1201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爱敬?答:如有一类、于佛、法、僧,亲教、轨范,及余随一有智尊...华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种意义。自能藏万法种子方面来说,叫做能藏;自受前七识杂染法所熏所依方面来说...(杂语)太者甚也,廉者粗也,纤者细也,谓涉于粗细之事而接人之宗匠手段也。生犹言者,指太廉纤者言也。碧岩三则垂...梵语 vajra-sūtra。密教中,灌顶时授与受者之丝线,或修法坛(曼荼罗)上金刚橛(坛上四隅所立之柱)间的张索,称...(一)菩萨之总称。维摩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中):“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术语)本誓之标帜,即三昧耶形也。性灵集七曰:点尘身云执本标。...(术语)过正午不食之法。又清肃整威仪之法。楞严经一曰:严整威仪,肃慕斋法。...梵语 a?aiksa-mārga。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所谓的魔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曾有...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处是观。净土宗也有止观,净土宗的止观叫作都摄六根。就是说佛...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高僧祖...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去来今
【佛光大辞典】
上篇:去行 | 下篇:去来他国尘境 |
(名数)三种之色法,五根,五境,无表色。...
自在等因宗
四种邪执
无根
爱敬
阿赖耶
太廉纤生
金刚线
菩萨僧
本标
斋法
无学道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