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三种之色法,五根,五境,无表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府宁州。相传吴黄武年间,黄龙现于此,故名。宋慧南禅师住此山,唱黄龙之一派,因此著名。...梵语 nirmāna-kāya。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有数种...三十二应之一。优婆塞,指七众中之在家男众。观世音菩萨为教化众生,应其机类而示现三十二种身相;若男子受持五戒,...(植物)金色之波罗华也。波罗华,梵语Utpala,优钵罗华之略,是莲华之一种。...迅速书写经典之谓。法华传记卷八记载唐代永徽(650~655)年间,僧法雇用书生四十人,于一日之中,书成法华经,以救...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或仅指第四之阿罗汉果。此外,俱舍...(界名)谓此娑婆世界也。五浊十恶所行之处也。观无量寿经曰: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充满,多不...(杂语)笑貌。禅宗师家接学人时,又导师唱法语了,开示言诠不及意路不到之玄旨幽意,常用此语。又有作于嘲笑者。碧...(人名)华严二祖云华智俨法师,又号至相尊者。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初剃染时,祷于大藏前,抽得华严首卷。...(人名)Anāthapiṇḍada-gṛhapati,长者名,译曰给孤独。...稽姜那,梵名 Kikāna。为西印度之古国。位于伐剌拏国之西。此国地处大山川间,立大君长为主。以盛产羊马驰名,马形...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别,就是这个善根它多了一份愿力的支持,还有一种智慧的观照...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常的大沙漠。沙漠中行路很难,即便是本村人,也常常会迷路。因...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的种种烦恼,就像海底世界,种种暗礁,种种曲折,唯有佛的智...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年冬天,他到溪边玩耍时,看到一名渔夫抓起一只小白龟说:「这...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当我们今天去着这个水大性相,向外攀缘,缺...有些人在平常时候,心还可以比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作场所,心就开始不安了。在工作环境里之所以心不安,可能是你...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前便要见佛。但印光法师又云,未一心不乱前不求见佛。请问,念...
三色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同七异 | 下篇:三印 |
(人名)Balādrtya,王名。译曰幼日。摩竭陀国之王,制磔迦国大族主之暴逆而服之,厚信佛法,建立堂塔。后出家为沙...
黄龙山
应身
优婆塞应
金波罗华
顿写
四果
浊恶处
咦
智俨
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
稽姜那国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为别人留一条路

求戒容易持戒难
回归纯真的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