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谓此娑婆世界也。五浊十恶所行之处也。观无量寿经曰:“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充满,多不善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随风飘忽不定。...(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修法)外典净行围陀Atharvaveda论中有火祠之法。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其所以然者,为欲摄伏一类,故以佛之围陀摄...(杂名)以大藏经译为满州文字之馆也。啸亭续录一曰: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天竺番字、汉文、蒙古,诸翻译。然...(术语)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动也。玄义六上曰:机有三义:一者机是微义...凡僧侣游方到寺,皆可请求挂单暂住,如挂单已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此即称为安单。此后该僧即正式成...巴利语 jhāpita。又作阇维、阇毗、耶维、耶旬。意译为烧燃、烧身、焚烧、烧。即火葬之意。行荼毗之火葬场即称为荼...临济义玄接引学人之方法。临济录上堂(大四七·四九七上):“师又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西藏佛教之卷轴佛像。有大小形制之别,最大者长达十余丈,存于布达拉宫。一般在二尺至三尺之间,作室内供奉之用。有...(物名)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亦名:本法尼应由十尼带往大僧中受大戒 子题:二部僧具足满、尼受具戒二众同秉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依律本,比丘...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长途摆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这一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我闻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弟,有不同代人的沟通上的困难,那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常考验著...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亦唯恐人知。汝当以君子慎道之心,而作佛事。更有偈曰:勿贵人...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
浊恶处
【佛学大辞典】
上篇:浊恶世 | 下篇:浊乱 |
(书名)十卷,清释绩法编。戴京曾叙曰:慈云伯亭法师者,疏十经,注五教,洵贤家之标指也。与余为方外交,因请其会...
信外轻毛
下品下生
火祠法
清字经馆
机
安单
荼毗
三玄三要
唐喀
如意珠
尼受大戒二部僧数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摆渡自己的心灵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用心诚恳

慧远大师画传

为善勿贵人知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