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应之一。优婆塞,指七众中之在家男众。观世音菩萨为教化众生,应其机类而示现三十二种身相;若男子受持五戒,观世音菩萨即现优婆塞身于其面前,而为说法,成就其事,称为优婆塞应。(参阅“三十二应”511) p64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梵释四王,即梵天、帝释天、四王天。...(地名)西域国名。相当于现今之乌什。在新疆天山之南麓,疏勒之东北,阿克苏之西。梁高僧传罗什传下谓为龟玆之北界...【无分别智能成利益安乐事】 p1098 世亲释八卷二十页云:若以如是无分别智,修成佛果;既离功用作意分别;云何能成...为“刹那等起”之对称。即由思惟等之心的作用,以引发起业者,称为因等起。与“动机”同义。亦即指引起表业及无表业...子题:无岁比丘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僧祇)僧祇,沙弥边作净,若受具称 无岁比丘 。若死者,得停十日,更...【劣界】 p0630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若有上苦,及上烦恼;是名劣界。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三页云:云...位于江苏南京东北二十三公里摄山中峰之西麓。又作栖霞寺。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与荆州玉泉、济南灵岩、天台国清,并...(1617~1683)明末曹洞宗僧。福建莆田人,俗姓吴。号南庵。世称南庵大依禅师。年十二出家,首参谒竹林豫,一日见首...指加功力进修之位。为唯识宗所立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资粮位之第十回向之终,为住于真唯识性(即...戒律用语。一山之大众将会合时,某比丘有事故欲缺席,称为“欲法”。该比丘须将此“欲法”传于将出席之比丘,称为“...僧传是记载古来对于中国佛教有贡献的僧人传记的总称。 僧传的撰作,最早为个别僧人的传记。其次是同一类别僧人...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
现在处于商业化时代,好像佛教徒的用品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了。我们经常会遇到买的香或者某个佛具用品,它的包装上有...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所谓放下执著,并非指不生活了,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这不叫放下,乃为另一种执著。人活在...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介绍给不曾接触佛法的家属,但家人对于弟子送的讲经书籍和光碟...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修行方法,对于婆罗门穿着破旧的衣服、以火烧身等苦行,以及平...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与贫者,都是属于财布施,我们财布施会得到富贵的福报,怎么会...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
优婆塞应
【佛光大辞典】
上篇:优婆塞戒经 | 下篇:优婆髻设尼童子 |
【意行】 p1206 此亦中有之异名。瑜伽一卷十七页云: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此说身往;非心缘往。 二解 如行差别中说...
梵释四天
温宿
无分别智能成利益安乐事
因等起
净主死亡
劣界
栖霞寺
大依
加行位
索欲问和
僧传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住处供地藏菩萨像,就能得十种好处

以佛像为对境修恭敬
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心无染着名为少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