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其代表人物为温法师,主张空“心”(不执着外物)不空“色境”。然据世说新语假谲篇载,“心无义”系支愍度所立,又刘孝标之注将“心无”解释为佛之虚静而无所不知之一切种智,着重“心虚”,而不强调外境之否定。肇论不真空论(大四五·一五二上):“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 p14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恒相续风】 p0332 瑜伽三卷三页云:不恒相续者。谓旋风及空行风。...为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转升的五种阶段之用语。密教之修行者发菩提心时,自因至果转升之次第,分为五阶段,配合悉昙字...【后有爱】 p087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后有爱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谓于未来自体希求...位于日本大和添上郡木辻村。又称葛木尼寺、妙安寺。为圣德太子所建立七伽蓝之一。亦即葛城氏之氏寺(家祠)。营建平...梵语 ?isya 或 antevāsin,巴利语 sissa 或 antevāsika。音译室洒。意译所教。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指下七众。即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出家男、出家女、优婆塞、优婆夷。若另加大僧、大尼,则合成九众。 p713...【极微常住不得成立】 p1199 显扬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计极微常、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常、造、不应理。由二三...又称第三时教。乃法相宗所立三时教之一,谓佛陀一代之圣教可分类为三时,其第三时即称中道教。于此时之中,佛陀普为...(杂语)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减不具者。见往生论。...僧伽所居住和修道的地方。...(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 所谓的魔法,魔...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攸好德,第五是考终命。那五福里面尤其是攸好德,...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无能度的人,也无所度的众生,即《金刚经》上所说无我相,无人...
《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可见佛法修持要从礼敬二字起步。礼敬既是我们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习做人的起点...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则很容易产...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安住真如之后,我们心中产...小李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从小继承了数目庞大的家产,使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数家公司的老板。 他虽然很聪明很有...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
心无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心智 | 下篇:心华 |
(名数)净土十种之快乐也。...
不恒相续风
五转
后有爱
葛木寺
弟子
下众
极微常住不得成立
中道教
根缺
寺
五王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乘佛法「大」在哪儿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岂能一日不拜佛
圣严法师《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改变一生命运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