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四者、置记。由四因缘,默置而记。谓无体性故。甚深等故。此广如前思所成地,已说其相。又如有问:如来灭后,为有无等?此于世俗、及胜义谛、所有理趣,皆不应记。是故说彼名为置记。此中如来、约胜义谛,非有性故;不可记别。约世俗谛,所依、能依、道相违故;彼果永断,不成实故;亦不可记如来灭后是有无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调善】 p0318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调善?谓若三摩地、犹为有行之所拘执,如水被持;或为法性之所拘执,不静...即指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院西边之寂母、大光、对主、杏、辰、尊长、悦可等七天。此乃相当于二十八星宿中之女、牛、...(公案)百丈再参马祖之顷,祖见丈来。拈禅床角头拂子竖起。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侍立片时,祖曰...(公案)慈明谓黄龙曰:书记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顿棒,于洞山时应打否?龙曰:应打。慈色庄言,闻三顿...梵名 Sajyuktābhidharma-hrdaya-?āstra。凡十一卷。法救(梵 Dharmatrāta)造,僧伽跋摩等译。略称杂心论。又称...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术语)缘觉乘之人,得涅槃果,而安住之无更希佛陀妙果之心,谓之住果缘觉。此住果之二乘,更能发心而至佛果否,是...唐代禅僧。籍贯不详。师事盐官齐安,尽学南宗禅之奥旨,为其上首。其时,日本橘皇后闻唐有佛心宗,承和六年(839)...(譬喻)众僧一味和合,譬如海也。释氏要览下曰:海众,增一经云:众僧如彼大海,流河决水以入乎海,便灭本名,但有...礼拜诸佛。拜佛的意义有三: 一、向佛致最敬意; 二、表有希贤希圣之心; 三、拜自心本具之佛。 拜佛的...(713~777)唐代僧。临沂(山东)人,俗姓王。幼而孤秀,投寺为僧。开元末年,从瓦官寺璇禅师咨受心要。至德(756...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法或是念佛的方法,离却攀缘心,证到我们本有的自性。我们的自...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到派出所保人。如今,爸爸认真投入慈济,两个弟弟也有了正当职...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然如来所说,...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舍求见佛陀说:出家众剃除须发,正信出家,虔修梵行,成道时能...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利,要以爱语就是喜欢听的语言给他讲,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火冒三...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奥的经典与祖师们的著作也很难契入,常常就是草草读过而已,...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培养自己的心力。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道...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
置记
【法相辞典】
【置记】 p1255
上篇:损害不善 | 下篇:远离二边理门 |
【毗世】 此云胜异论。即六句义,于实句中有九法,地水火风空时方等。计积极微以成器世间,此外道计极微常住不...
不调善
西方七曜众
百丈三日耳聋
慈明论棒
杂阿毗昙心论
大寂定
住果缘觉
义空
海众
拜佛
元崇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无着得道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