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调善?谓若三摩地、犹为有行之所拘执,如水被持;或为法性之所拘执,不静、不妙,非安隐道,亦非证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调善。不随所乐安隐而住。与此相违,名不调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苦谛】 p0841 瑜伽六十四卷十页云:云何苦谛?谓生苦等;广说如前。若略说者;如说一切生杂染事,皆名苦谛。...金刚钩,梵名 Vajrāvku?ah,音译嚩日啰矩舍、缚日罗矩舍。西藏名 Rdo-rje lcags-kyu。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无惭无愧差别】 p1076 俱舍论四卷十页云:论曰:此中无惭无愧别者,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男女二根】 p070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三页云:问:何故男女,复得名根?答:生有情故,生欲乐故,制烦...(术语)梵语Nirvāna,巴Nibbāna之译,有有余无余之二,故皆指命终证果。无量寿经上曰: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梵语 kāma-ogha。谓欲界贪瞋等之思惑,由此思惑而流转于欲界,故称欲流。四流之一。又作欲暴流。欲界之思惑,即见...梵名 Kālika。为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七。又作迦力迦、嘎礼嘎、迦罗。与其眷属千阿罗汉共住于僧伽荼州,为一护持正法、...【非心俱住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非心俱住法云何?谓非心随转法。...(术语)Dhyāna-p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旧译定度,新译定到彼岸。谓禅定乃渡生死海,到涅槃岸之行法也。...(术语)五种法处摄色之一。在定中自在变现出生之色体也。如入火定而现火光,入水定而现水。...(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就是最普遍、最简单的因果两字。因果的意义很广泛,无论何事、...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做了一个比喻,叫二河白道喻。 说有...
有师言: 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第一种回向文: 弟子xxx愿以此读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时候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我想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
近日网上一则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该帖子对比今日中国与百多年前的中国:只见过去,一个...
明朝顾源居士,又称宝幢居士。少年时性格豪放,善于写诗、书法和绘画。40岁时,把以前所习的世间法尽情抛弃,断除酒...华严字母很早就接触过,因为非常好听,所以自己特别喜欢。可是因为四祖寺这边没有人会唱,所以这几年诵《华严经》的...
不调善
【法相辞典】
【不调善】 p0318
上篇:不自轻 | 下篇:不可意 |
见,梵名捺喇舍曩,思惟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也。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
苦谛
金刚钩菩萨
无惭无愧差别
男女二根
灭度
欲流
迦理迦
非心俱住法
禅波罗蜜
定自在所生色
六体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佛法的大要--因果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调适四大,除众病的方法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莫让泥沙迷住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