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慈明谓黄龙曰:书记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顿棒,于洞山时应打否?龙曰:应打。慈色庄言,闻三顿棒声便吃棒,则汝旦及暮闻鸦鸣雀噪钟鱼鼓板声,亦应吃棒,何时当已?龙瞠却。慈明云:吾始疑汝不堪师,今可也。即令拜。见普灯录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犹言无法。俗曰无理无法之事。断灭法界之理之谓也。...(术语)戒经有广略之二教,佛成道后十二年间,大众清净,无犯戒者,故未曾立一戒,唯说略偈总劝诫善恶,故谓之略戒...(地名)西域古王国名。睹货逻国之故地。周二千余里。见西域记十二。...(佛名)法苑珠林曰:比丘白佛言:世尊复何因缘故,名婆婆?告曰:本为人时,以婆诜私衣布施供养,故名婆婆。...(术语)分解难文,使知义理也。智度论六十五曰:解释者,如囊中宝物系口则人不知,若为人解经卷囊解释义理。...(经名)一卷,秦罗什译。文殊与寂调伏音天子问答第一义谛,又问答声闻菩萨之律行不同及种种之法门,因明菩萨住于五...【阿呼】 此云奇哉。...恶行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恒行身语意恶行,故名恶行。由贪瞋癡能引杀生等诸不善行故,又即依此贪瞋...【调伏行】 p1338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云何调伏行?答:眼见色时,专意系念,防护眼根。调伏其心,不令发起烦恼恶...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之谓。如华严经净行品(大九·四三二中):“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术语)授戒之式,要三师七证之人数。...(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断慈悲种,其罪较贪欲尤过之!男女恋爱又可教化,唯杀嗔恚,...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缓纵,空过时日。当时,佛陀领众在...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我双踩在桌子上工作,一不小心,桌面倾斜,我不但摔了下来,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云智慧。 称波罗蜜多者何?亦梵语也,此云到彼岸。 谓生死苦...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就是不断地在心里提起:有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对手,因为这个妄想是它的活动范围。你把它拉到我们本具的一念...
慈明论棒
【佛学大辞典】
上篇:慈明执爨 | 下篇:慈明速喝 |
(1874~1952)江苏无锡人。字仲祐。号畴隐居士。幼通经史,长而中西兼贯,长于算术、医学、词章、考据,通日文。曾...
灭法界
略戒
活
婆婆
解释
清净毗尼方广经
阿呼
恶行
调伏行
禅悦
三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犯杀戒的过失
懈怠修行的梵志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