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慈明之婆,近寺居,人无测之,慈明乘闲必至彼。一日罢粥当参,久不闻槌鼓。杨岐为监寺。曰:今日当参,何不击鼓?云:和尚出未归。直往慈处,见明执爨婆煮粥。岐云:和尚今日当参,大众久待,以何不归?明云:你下得一转语,即归。下不得,东西去。杨岐以笠子盖头上行数步,明大喜,遂同归。见普灯录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杂三毒,污于烦恼之善根修行。如自力之修善是也。观经散善义曰: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名是世俗有】 p0589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名、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三因缘故。一...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人名)Dharmarakṣa,比丘名。又作昙摩谶,昙摩罗忏,昙谟谶。译曰法丰。高僧传二曰:昙无谶,或云昙摩忏,或云昙...(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术语)梵音Dāntaka-āraṇyaka,三处阿兰若之一。...梵名 Upagupta。为付法藏第四祖,异世五师之一。又作忧波鞠多、优波笈多、优波崛多、邬波崛多、优波鞠提、忧波鞠、...(一)(1138~1212)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义乌人,俗姓赵。号息庵。十二岁,从法慧寺之正觉出家。先后参...十二头陀之一。在印度,佛教之修行者,一日中仅一度用食,其他时间不得进食,此为戒律所规定者。[十二头陀经](参...静虑,梵语 dhyāna,巴利语 jhāna,音译禅、禅那; 即统一精神,静坐念虑,指色界定之四禅定。生静虑,指依定静虑...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真金需要火炼,经历过苦难的人,人格会更完善。但是,当苦难来临时,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个女孩向做厨师的父亲...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意思是和别人结缘,不论是自己的财产、时间、智慧、技能,甚至...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你自己没有得到力量,人家不信你,不听你的话。你说出的话,人...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这种种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础。没有...
首先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念: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行起立。第二...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官位有官位...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要用自己的观念解读病苦,有时会误了大事。佛教是理性的宗教,...
慈明执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慈明虎声 | 下篇:慈明论棒 |
(术语)正觉之略名也。正悟解法性也。唯识论一曰: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同述记一本曰:言正解者,正觉异号。...
杂毒善
名是世俗有
寂静
昙无谶
香云
檀陀伽阿兰若
优婆多
达观
日中一食
生静虑
丛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不要向生活投降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运用佛法来布施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担水的启示
